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孙昌武 《敦煌学辑刊》2005,1(3):161-164
本文从学界关于佛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术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对湛如博士《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一书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这是一部真正堪与国际学术接轨、能够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2.
论敦煌文献展现的六朝隋唐注释学--以《毛诗音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训读的研究自古以来一直是日本学界重视的课题。北海道大学石壕晴通教授既师承训读学专家筑岛裕博士,又亲炙敦煌学大师藤枝晃教授,浸淫于日本汉训读之研究,又醉心于佛教经典与书训读之研究,并扩及敦煌汉书解读之研究,成绩斐然,卓然有成。余与石蟓先生结识,源于1990年在敦煌参加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陪同藤枝晃教授前往敦煌莅会,我则陪侍家师潘重规教授与会。之后,凡有关敦煌学术会议均有缘交流。先生风采夙所钦仰,钻研学术尤所敬佩。今先生将于2005年3月31日退官,学界特发起《石蟓晴通教授退官纪念论集》的编纂,征稿于我,不能无作。  相似文献   
153.
应财团法人佛光山教基金会的邀请,田青、郑炳林教授等一行于2004年12月17日至23日赴台湾地区参加了“2004麦积山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麦积山石窟艺术与人间佛教”,此次研讨会由佛光山教基金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研究中心、佛光人社会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在台湾高雄佛光山寺麻竹园联合举办,会期1天,与会正式代表20人,其中大陆代表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田青教授、王璐处长,中国佛教协会凌海成先生,  相似文献   
154.
Ellis Gene Smith was born in Ogden in the American state of Utah on August 10th 1936 to a Mormon family. He graduated from Adelphi College, Hobart College, and the University of Utah. In 1959, he obtained a BA on Regional Research in Asi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 From 1960 to 1964, he studied for his Masters Degree in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languages at the same university. During that period, he also took up a position as a teaching assistant. In 1964,  相似文献   
155.
逸之 《中国西藏》2005,(2):71-73
慧超,新罗高僧,于公元8世纪初前往天笠求法。在此之前,自东晋到大唐数百年间,中原汉地僧人前往天笠取经较多,仅影响较大的就有二三十人,余多数没有成功而客死他乡。回归少数人以游记而名声大噪,名的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其作为后世研究诸国古代历史、地理、宗教艺术及民情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玄奘对古印度历史化记录,  相似文献   
156.
在清代康熙年间,出现一段太平盛世、国运昌隆时期,当时的政府提倡孔子的忠孝节义和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中国佛教史》说,“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尽力振兴儒教,对于佛教亦颇提倡,如顺治、雍正二帝之参禅,乾隆帝之翻译经典,则于固有之佛教,关系至深,可谓清代佛教的全盛时期”。在此时期创修的寺庙和祠堂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157.
李峥 《文物世界》2005,(5):91-92
佛教造像最初传入我国是在汉武帝时。《魏书&;#183;释老志》载:“汉武元狩中……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教流通之渐也。”这里的“金人”就是佛教造像,这是我国历史中对佛教造像的最初记载。“帝以为大神……但烧香礼拜而已”,说明这时的造像只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神偶,给予人们的只是一种神秘的敬畏,是不存在任何艺术成分的。直到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与传播,特别是依附皇权,一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后,  相似文献   
158.
马钧 《中国土族》2005,(1):57-60
藏传佛教信仰与审美体验藏传佛教,亦称西藏佛教或喇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经过改造融合后形成的一种佛教形态。青藏高原是这一特殊宗教形成的胎息地,后来它扩展到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族际性、地域性的宗教。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到公元18世纪达到极盛时期。传播的地区包括今天西藏的全境,四川、云南和甘肃的部分地区,青海大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的蒙古族地区,还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蒙古)和图瓦自治共和国(唐努乌梁海)以及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区。在我国信仰这一宗教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9.
在我国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门类,而书法在这些门类中经过三千多年的洗礼已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中国历代书法始终伴随着学、诗歌等艺术形式而存在着,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书法都成为不可替代的书写工具;而且是化传播的一种手段。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从古至今都在追求着一种信仰,他们把对道教佛教的信仰通过书法表达出来,道教佛教因此与书法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60.
桑达石窟——遗留在悬崖上的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今天山谷中已经人迹罕见,空余遗墟,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曾经是一处人烟稠密、经幡摇动的佛教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