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何香凝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她不仅是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己任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画家。何香凝,号双清楼主,国民党元老廖仲惜之妻。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曾经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  相似文献   
22.
宋堃 《文史月刊》2002,(2):19-19
最近我翻阅了《文史月刊》2001年11期的几篇文章,很受教益,忽见封二有一组廖仲恺、何香凝墓掠影照片,并附有简要文字说明。这不禁使我想起一段往事和有关合墓的内情,遂写成这篇短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3.
五四以后,旧体诗词客观上大量存在。它不因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彻底批判而停止发展。五四时期逐渐步入相对静止状态的旧体诗词,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关注和努力之后很快发展。并越来越活跃。从二十年代到现在的八十年间,象郁达夫、鲁迅、毛泽东、田汉、于右任、郭沫若、老舍、柳亚子、何香凝、董必武、徐特立、叶剑英、陈毅、郭化若、茅盾、郑振铎、刘大白、唐圭璋、沈祖菜、钟敬文、荒芜、叶圣陶、叶嘉莹等等一大批文化人士和革命前辈,都运用“旧体”诗词形式进行言志抒怀,表现社会和人生。并留下了丰富的,精妙的、宝贵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24.
刘晓滇 《文史春秋》2012,(12):10-15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富丽堂皇的大饭店,气势不凡的银行、商厦,风格各异的剧院、歌舞厅,租界内一座座充满异国情调的洋房,以及黄浦江港口内停泊着的一艘艘商船无不散发出现代都市的极大魅力。相对于当时中国普遍的贫穷落后,上海的喧嚣繁华恍若有一种超然于中国土地的异域风味。上海,有着太强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25.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为了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北上。长期的艰苦斗争使孙中山积劳成疾,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病逝。孙中山逝世前后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与病魔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又留下了怎样的遗嘱?作者将通过本文向读者一一讲述。  相似文献   
26.
下午开始,孙中山出现了神志昏迷,并嘱咐宋庆龄说,他死之后希望能像列宁那样用防腐药品保存身体,并希望“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孙中山又连连呼叫“廖仲恺夫人”,何香凝闻声赶紧赶到孙中山病榻前。  相似文献   
27.
秋水 《文史博览》2009,(7):26-26
1922年6月14日,广州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用计扣押了时任军政府财政部长的廖仲恺,拘禁在石井兵工厂。在廖仲恺被囚两个月后的一天,其夫人何香凝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龙荣轩突然来看她。龙荣轩向何香凝透露:明天陈炯明在白云山开会,粤军高级  相似文献   
28.
柯云  丽阳 《文史月刊》2009,(9):14-14
名人婚姻与普通人一样,也是讲缘分,廖仲恺与何香凝则是因脚结缘。 廖仲恺,1877年出生于广东惠阳一个华侨家庭,原名恩煦,童年是在美国旧金山度过的。  相似文献   
29.
沈伟东 《神州》2008,(11):96-97
1925年11月23日,以邹鲁为首的一些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史称"西山会议派"。这些人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他们提出取消已加入  相似文献   
30.
1925年4月18日,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在上海成立。确定杨杏佛为葬事筹备处主任干事,负实际执行责任。4月21日,杨杏佛陪同宋庆龄、孙科、何香凝等人前往紫金山选择墓址。在此之前10天,他们由北京南下路过南京时已去察看过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