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4 毫秒
41.
佚名 《文史博览》2010,(6):30-31
<正>国民党在大陆时期派系林立。例如,国民党内有汪精卫系、宋子文系、孔祥熙系、何应钦系、朱家骅系、孙科系——这个单子还可以一直开下去。然而,最大的派系和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派系,是CC系、政学系和黄埔系。  相似文献   
42.
正2007年,最后一位黄埔一期生孙元良2007年,最后一位黄埔一期生孙元良去世,黄埔一期彻底步入了历史的长河。黄埔建校至今已整整90年,那15名黔籍黄埔埔建校至今已整整名黔籍黄埔一期生中,有的一战成名,至今常被后人提及,而有的却因种种原因,被遗忘在历史深处……"神州陆沉,中原鼎沸,强邻环视,外患频来,是以吾人顾数年之功,会彼就此,以期他日有成,内拯同胞于水火,外挽狂涛于巳颓。秋毫之意是即,吾毅然入本校之宗旨也。"此段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气韵完足的文字,摘自黔籍黄埔一期生石美麟对"何以入本校"问题的回答。(见《陆军军官学校第一至第四队学生详细调查表》)诵之咏之,顿生倚天拔剑,投袂而起的壮志豪情。  相似文献   
43.
韩戍 《近代史研究》2016,(1):124-137
抗战期间,内迁贵阳的私立大夏大学因经济困难,不断向教育部申请改为国立。教育部部长陈立夫鉴于贵州缺乏综合性国立大学,出于合理分配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考虑,以大夏大学更名贵州大学作为允改国立的条件。大夏大学以校董会中的中央要员为后援,数次与教育部博弈,维持了私立身份并获得高额补助。在大夏大学改国立的风波中,无论是整顿教育手腕强硬的陈立夫,还是支持陈立夫的蒋介石,最后均向校方让步。在抗战中大多数资源掌控于国家、民间社会弱小的前提下,私立大学唯有寻求政治的支持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然而,此种政学结合又不可避免地会给国家的教育行政造成一定困境。  相似文献   
44.
1927年4月-8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在江苏、山东战场上,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第十军军长王天培虽率部冲锋在前,战功显著,终因反攻徐州失利,蒋介石迁怒于王;王一度骄傲,为李宗仁、白崇禧所不满;王与何应钦、朱绍良的历史宿怨等被害于杭州.  相似文献   
45.
正周渝是位谦恭有加、学有所成的英俊少年,是贵州文史界最年轻的把研究、关注、慰藉国民革命军抗战将士作为自己研究主攻方向的后起之秀。面对这位年仅23岁的年轻学者,我深心愧疚。笔者从事民国史研究已近35年,却还没有他的超前意识和学术胆识。在对待国民党抗战老兵的问题上,他已然先获我心,但更超于我行。他在读高中时便开始"关注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2012年大学毕业后从事《贵阳文史》杂志的编辑工作,更是"关注抗战老兵"志愿者中最年轻的一员,也是最有成就者之一。  相似文献   
46.
正导言近年来,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动员体制之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方德万(Hans J.van de Ven)指出:"战争动员为我们审视国民党处理中日战争的方式提供了一个视角,这个视角阐明了国民党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反映了国民党政权具有的能动性和认知力。"?方德万在其专著中分别以征兵、农业政策、工业动员、国民参政会、国家总动员法等为线索,分析了国民政府的战时动员。②奥村哲通过比较中日两国之兵力装备、经济实力和社会之组织动员情况,指出中日两国在开战时国力相差悬殊。③石岛纪之分析重庆国民政府推行的各项政策,指出其抗战体制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7.
正一、北伐名将陈铭枢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今属广西)的一个塾师之家。他幼年丧母,受尽苦难,但为人正值,乐于助人。13岁那年,有一次去山上放牛,由于山高路滑,一名同伴不小心跌进山塘。当时正值雨季,池水泛滥,同伴在水中拼命挣扎,危在旦夕。他不顾自己年少力薄,勇敢地扑入水中,奋力游向落水者。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抓住同伴,攀上一块大石头,双双脱离了危险。于是,少年勇救落水同  相似文献   
48.
1962年2月14日凌晨,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堪称“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西北王”胡宗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于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67岁。噩耗传来,蒋介石心如刀绞,良久无语。此后,踌躇很久,他最终接受了治丧委员会正副主任何应钦、顾祝同的邀请,于17日出席胡宗南的公祭,并发表纪念讲话,挽“功著旗常”。  相似文献   
49.
覃振强 《文史春秋》2006,(11):12-13
1927年5月1日,南京方面的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东线北伐军编为三路,继续北伐。第—路总指挥为何应钦;第二路总指挥由蒋介石自兼白崇禧代;第三路总指挥为李宗仁。  相似文献   
50.
一、起因 民国时期,贵州兴义县有刘、王、何三大家族。刘族的代表人物为贵州督军兼省长刘显世;王族的代表人物为黔军总司令王文华及其兄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何族代表人物为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