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近年来,组织伦理氛围与组织承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备受研究者关注。我国大陆关于饭店企业组织伦理氛围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非常少见。本研究主要以安徽、福建、湖南、四川、河南等地的9家三星级以上饭店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定量分析了饭店企业组织伦理氛围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改善饭店企业组织伦理氛围与提升员工组织承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赵义军  吕朝 《沧桑》2009,(5):59-61
萌发于古庆阳先民,在上古周先祖时期扩充的一系列朴素伦理思想,在长期的发展和历史积淀中,孕育成了今天庆阳精神的核心价值。它以群体主义、道德教化、礼仪、务实创新等价值元为纽带,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神链条。探究"庆阳精神"的形成,实质是整合庆阳的地域文化资源。本文拟从伦理的视角解构这种精神的产生及意义,以此作为推动庆阳发展的道德支撑,同时也在理论上为建设和谐庆阳、宣传庆阳形象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3.
邵彦 《中华遗产》2009,(4):16-19
自古以来,绘画都是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的婢女,功能无非是伦理教化和引魂升天,比如东汉以来流行不衰的《列女图》,便是以“先进榜样”来教育社会上层女性的。但是自东晋南朝以降,绘画中非功利的抒情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审美自觉日渐抬头,这是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以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为题材、表现凄美的人神之恋的画作《洛神赋图》,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纯艺术绘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激发人的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  相似文献   
94.
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林中泽 《世界历史》2004,(4):89-100
圣经中所刻画的魔鬼 ,具有淫欲、傲慢和诱惑等特性 ,它是美好事物的异化。按伦理标准来衡量 ,基督教的魔鬼是一种比人还要低劣的生物 ,这一点使它们有别于希腊罗马世界的魔鬼。尽管基督教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神教 ,但在早期基督教社会里 ,魔鬼与基督无疑是伦理价值上的两端 ,分别代表着邪恶与正义 ,人们必须在这二者之间作出最终的选择 ,这是对人类良知的一种考验。因此 ,魔鬼既是基督教发展的自然结果 ,又是一种社会现实需要的产物 ,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从威慑和警醒的角度为世人的道德水平设置一根杠杆 ,它在维护社会正义和防止人性堕落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5.
作为政治哲学的早期表现形式,道德政治哲学是运用道德价值判断研究政治事物的产物,因此,人们所看到的早期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亦称伦理学)的混合体.这种政治哲学既是政治哲学的初始形态,也是道德哲学的初始形态.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同是这种道德政治哲学的典型代表,但他们之间的具体观念因受到不同政治背景的影响又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各自的政治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96.
道教思想丰富、复杂并且不断地联系社会和自然现实而演化。道教典籍、道教戒律、方术和禁忌中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的思想和规范。生态哲学作为一门思考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的哲学研究,将其与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相结合进行分析和探索,对于今天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陈第华 《攀登》2009,28(1):99-102
公共行政人员作为最重要的公共行政活动主体,其职权行为对社会具有普遍影响力。然而,作为一个“利益人”,公共行政人员的职权行为具有多元的利益取向,进而可能产生行政行为的伦理困境。实现负责任行政行为的关键在于制度伦理建设、公共精神的彰显以及行政人格的塑造,通过外在约束和自我规制,从而构建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9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关注和忧虑。于是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认真分析儒家文化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力求建立一个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99.
灾害旅游作为汶川灾后重建的一种发展思路而受到关注,而这必然会涉及伦理问题。本文基于伦理学视角,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作为灾害旅游中矛盾双方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在各方面表现出的冲突及伦理问题,即各自在道德和利益两方面的矛盾。通过伦理视角来审视灾害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创新性。本文认为,在灾害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兼顾旅游者与旅游地,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均衡关系;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用外在的力量来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并通过教育,以加强自律的方式引导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0.
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讲,重视和崇尚礼仪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突出特征之一。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道德伦理标准,礼仪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民国时期乡村婚丧礼俗都带有浓重的传统色彩,是传统中国社会礼俗的继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婚姻和丧葬礼俗也趋向带有时代特色的变异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