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姜南 《安徽史学》2017,(1):46-54,129
在弓箭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不具备大规模改变生态环境的效能;人类最基本的食物获取方式采集与狩猎也不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人类和其他生物一起,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美丽。尽管在文明程度方面原始社会无法同后来的文明时代相比,但是,同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人类同大自然的日益疏离相比,原始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保护价值,给文明时代人类极其重要的启迪,应该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加以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基于阅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著作而引出的一些论点,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选择亲和性,理性化过程,帕森斯对韦伯的解读以及多元因果分析几方面总结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问题背后现代社会依旧繁荣体现出的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强调韦伯支持文化层面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方面,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依旧是令人向往的,而不应该持一种悲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知识和思想不仅来源於上古文书、典籍,也来源於上古图文献。上古图文献数量来多,曾作为仪式器具,用於分辨民族关系、沟通神灵、象徵天赋权利。从《山海经》、《齐谐》等物怪之书和现存上古图文献看,当时人对鸟兽草木的记录和描绘,其实是对仪式事项的记录和描绘。因此,从本来意义说,“兴观苇怨”、“事父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等诗学命题,谈的不是文学的审美功能,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不是所谓“足以资多识”的博物之学,而是礼仪政教的技能,是对“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这个三段式的形象表述。本文主张结合上古文化史上从仪式中心到伦理中心的思想转变,结合孔子学礼的过程,认识孔子的知识结构和诗学思想,也了解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4.
车振华 《民俗研究》2006,(3):222-226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儒道互补,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又富于浓厚的道德色彩,信奉的是伦理中心主义,因此伴随着儒家思想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中一切精神层面的东西都蒙上了伦理的色彩,文学当然也不例外。以中国古代较早传入西方并引起很大反响的文学作品为例,如《好逑传》,之所以能得到歌德的好评,就是因为它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演绎了儒家“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思想,富有东方道德的浪漫色彩。而《赵氏孤儿》除了与西方文学相类似的“复仇”主题外,其中蕴含的“忠”、“义”观念也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我们因为深深浸淫于儒…  相似文献   
15.
王学泰 《世界》2006,(11):67-68
传统中国对心灵世界的关怀只停留在政治和伦理领域,不认为一些审美活动对人的心灵有深刻的影响,稍有过度便被认为是“玩物丧志”。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类、战争与环境--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珺 《史学月刊》2006,1(1):114-123
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与环境之关系更趋紧张的态势。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战争双方滥用科技带来的破坏,几乎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人类重建家园能力。无论联军还是伊军,都是环境的破坏者,他们连同平民一起又是环境破坏后果的最终承担者。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审视高技术战争,使我们看到了现有的战争伦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乡村合作组织是梁漱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出的解决当时农村问题乃至中国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其对乡村合作组织建设的设想和实践过程中,强烈地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关怀。其乡村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为本西洋文化为辅的思想、以农促工的经济思想、对传统乡约的发扬和改造以及合作组织和科学技术的相互推进等方面。他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的乡村组织建设中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华 《攀登》2004,23(3):36-39
本文旨在探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亚当·斯密问题"的现实价值,从伦理需求机制、伦理约束机制、  伦理机制的刚柔相济几方面界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人"的现实方位及伦理坐标,剖析了"经济人"伦理的经济基础,进一步阐明"经济人"的伦理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家山汉简中的婚姻禁令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通婚范围的禁令,包括禁与逃亡者为婚、禁奴与主婚配、禁异国通婚等内容;二是有关婚姻伦理的禁令,包括禁通奸、禁烝报等内容.这些禁令既对当时的婚姻嫁娶有强烈的规范意义,又对后世的婚姻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已被时代赋予了与传统诚信相异的内涵,其伦理价值彰显于我们面前,但当前社会中缘何出现较普遍的诚信缺失?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改善我国诚信状况的路径:1、强化诚信教育:2、加强诚信制度建设;3、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