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包的感觉     
欧阳卉 《旅游》2000,(9):32-32
我想我喜欢到处乱跑是遗传的,父母都喜欢旅游,从小就带我出去玩。他们那里都在部队上,每年都带着我从北方千里迢迢到南方来探亲,每年出去一两次对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72.
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义雄 《近代史研究》2000,4(2):205-222
在早期的《圣经》中译史上,“译名之争”是一个影响颇为深远的事件。这个争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前期的“礼仪之争”,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场围绕着God或Theos等基督教核心名词如何中译而产生的争论,在1843—1851年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集体合作修订《圣经》中译本期间达到高潮。在这期间,英国传教士与美国传教士各自坚持己见,展开长期的论战。“译名之争”导致了早期新教传教士合作译经事业的结束,但也促使多种《圣经》中译本相继问世。它不仅在中国近代基督教传播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而且波及近代中西化交流的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73.
线装石印本《铸钱工艺》一书系译著,约4万余字,190面。译者为英国的傅兰雅和上海的钟天纬。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英国传教士,1868年受聘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译著达130多种,其中《化学鉴原》、《佐治刍言》、《公法总论》等,在晚清知识界有广泛影响。译书之余,兼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等职。为晚清来华传教士中传播西学最著者。钟天纬(1840—1901),江苏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人),字鹤笙,早年失学,1872年人上海广言馆英文馆读书,之后曾游历欧洲。1881年回上海,入…  相似文献   
74.
陈垣在广州——从医学向史学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本世纪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在广州度过,先中秀才,后与革命党人游。毕业于西医学校并成为研究中国医学史的先驱。在广州成为天主教徒,并发愿撰写基督教史。而立之年始定居北京,因其成名于北京,故在广州之事,尤其是撰写医学论文及在石室教堂受法国传教士影响之事常过于简略。  相似文献   
75.
张楠楠  石爱华 《人文地理》2002,17(1):77-80,72
西方宗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而地理学是其中比较激烈的部分。西方传教士作为基督教传播的主要媒介,理所当然地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其中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本文结合传教士在中国发展的兴衰过程,相应地对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的研究分三个时期来进行描述:唐元时期、明末清初时期以及鸦片战争以后。最后,本文用辨证的观点评价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它在促进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的同时又造成中国对地理科学认识的误导。  相似文献   
76.
渤海与大氏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学术问 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坚持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基本历史联系,方可认识到渤 海因大氏而得名,大氏乃古大氏族团后裔北上融入粟末■■族,溯本求宗,乃尊其为本族姓 氏,故大氏亦因渤海之建立而名于世,渤海大氏把族的发展史推进至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7.
伞兵三团是由美国军事顾问亲自训练出来的全套美式装备的机械化部队.蒋军的嫡系王牌部队。1949年,蒋介石要把伞兵三团带刻台湾去做他的保护伞和日后反攻大陆的急先锋。岂料,在中共上海策反部导演下,三团团长刘农唆率团演出了一出剧情跌宕的倒戈戏——  相似文献   
78.
从17世纪开始,许多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到中国.他们出入清朝宫廷,得到信任。为了有利于布教,南怀仁、贺清泰等传教士不仅学会了清王朝官方语言——满语,而且以满语翻译了大量圣书。从研究满语的角度,本介绍了清朝时期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以满语翻译圣书的情况.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9.
<正>《论语》自东汉起跻身儒家经典之列,至南宋时,经理学大师朱熹之手位列"四书",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认识孔子和了解孔子思想最可信、最直接的原始资料。《论语》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海外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它是最早进入欧洲视野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之一。早在16世纪末,传教士利玛窦已将《论语》翻译为拉丁文。1687年,由耶稣会传教士翻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在巴黎出版,其中包含《论语》的部分章节。《论语》的欧文译本众多,以英译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不过,在主要欧洲语言译本中,《论语》德语译本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要推举一部最负盛名的德语译  相似文献   
80.
康庭梓 《百年潮》2014,(5):67-68
正44年前的"九一三"事件中,我担任林彪乘坐的三叉戟256号飞机的副驾驶,由于未登机而活了下来。陈士印在3685号直升机上,与林立果的死党进行了劫持与反劫持的斗争,最终另一个飞行员被周宇驰枪杀,陈士印侥幸活了下来。对于"九一三"事件本身,许多史书都做了介绍,作为亲历者,我仅对我和陈士印在事件前后的经历做些回忆。我和陈士印都是1959年的中学应届毕业生,应空军招飞,成为空军飞行院校第15期飞行学员。我是高中毕业,所以年长他三岁。开始学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