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京史志》2010,(5):32-33
中考在即,考生与家长同时进入了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多经历过中考的人都说,在最后冲刺关头,“成绩较量”已渐渐演变为一场“心理较量”,平常成绩好的同学因为太紧张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的例子非常多。  相似文献   
72.
<正>读了本文,禁不住要联想到现在某些地方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作弊之风,何时真正能止?中国科举制度始建于隋朝,完善于唐代,中经宋、元、明、清,由盛而衰,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不仅影响古代教育发展、人才选拔、仕官任用,而且影响了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73.
《南方人物周刊》2010,(39):11-11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10月26日截止,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记录,再次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  相似文献   
74.
军事演习的功能主要是检验部队的训练成果,因此称之为考试也不为过。所谓“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军事演习作弊也成了国际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第221期本栏目所讲的美国“红旗演习”公开作弊操纵演习结果,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75.
隋炀帝西巡有关地名路线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地考察,对隋朝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陇右、河西时经过的地区,包括临津关、拔延山、长宁川、星岭、金山、大斗拔谷等几个地名的位置,以及相关的交通路线进行了考辨。对已有的不准确的观点提出了更加确切可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6.
在200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前夕,广州天河区珠村人特别兴奋,因为他们与黄埔军校有一段渊源——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训练地和考试地点就在珠村。为什么黄埔军校选择珠村作训练、考试场地呢?珠村老人告诉记:第一是近,珠村和黄埔岛隔江相望:第二是珠村附近有99个山头,利于学生练习术科而更关键的是,当时海军练习舰队司令潘治(珠村人)与军校校长蒋介石是老朋友。  相似文献   
77.
张洁 《南京史志》2014,(1):36-38
【文题呈现】 请以“秋意渐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文题解析】这则命题作文似乎很简单,甚至没有提示语,但是文题内涵颇丰,具有深远的意蕴,要通过仔细的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审清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78.
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质上内涵丰富、要求具体。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一、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得到老百姓认可、能够造福千家万户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农村有句俗语,"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见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教育是老百姓家庭中唯一一个可以全家老小齐上阵的事情,老百姓拼命赚钱买房买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  相似文献   
79.
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管理具有预防、监督、巡查、联络、举证等作用。为推动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健全相关制度、完善诚信体系、严肃处理违规违纪、委托专业机构组织考试。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标准化考点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考试和人才选拨环境。  相似文献   
80.
明代辽东为朝鲜使臣陆路入贡明朝的必经之地。朝鲜使臣行经辽东时,不时地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是明鲜宗藩关系的内在要求。明朝优礼朝鲜使臣的主要动机是密切中朝关系,巩固以明朝为中心的藩贡体系。事实证明,朝鲜使臣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后,更多感恩于朝廷。这无疑有助于中朝关系的发展。试梳理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并对辽东地方官优礼朝鲜使臣的原因、效果加以阐述,以期有助于中朝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