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2篇
  8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李建西 《文博》2020,(1):62-66
本文基于金文中金属名称的考释研究,推断传世文献中的"铺首""鈇钺""鈇锧"以及楚简中的"鈇首"均为偏正式名词,其中的"铺"和"鈇"实际上是金文多见的铜的古称""的借字。战国中晚期,随着金属铜的新名称"铜"的出现和流行,金属铜的古称""及其借字"铺"和"鈇"等都逐步消失,只在个别名词中孑遗。""的借字"铺"和"鈇"的原始含义被遗忘,在战国以后逐渐转变为指称器物的个体名词。  相似文献   
72.
敦煌研究院收藏有一口拉萨下密院金马年铜釜,釜内壁有藏文铭文.本文将对此铜釜上的铭文进行释读,并对铭文记载的人物进行考证,进而根据关键人物的事迹和铜釜藏历纪年,推定出铜釜的准确年代.  相似文献   
73.
著名书画家所创作的佳作,往往有当时或后来的仿伪者用摹、临、仿等手法再造的伪作,有的甚至伪作多件,流传下来便形成书画鉴定中的“双胞”或“多胞”公案。人民美术出版社近年出版的《王原祁精品集》中即收有两组“双胞”作品,其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山水图》卷和辽宁省博物馆藏《仿古山水图》册,其二为上海博物馆藏《仿高克恭山水图》轴和辽宁省博物馆藏《仿高房山山水图》轴。作者对这两组作品的艺术风格、收藏流传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确定了何为王原祁原作,何为伪作。并希望藉此加强对真假对比、鉴定的研究,以厘清画家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74.
郑州早商铜礼器年代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商分界中起着基石作用的郑州早商铜礼器群为了解当时青铜冶铸工艺,探讨商代礼制和夏商周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以器物类型学排序、地层关系和共存陶器时代特征为依据,对其使用、埋藏年代加以辨识区分。在此基础上讨论使用年代与历史背景和埋藏中反映出的商礼。  相似文献   
75.
作者在多年积累的考古实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与南宋官窑密切相关的诸问题:如南宋陶质祭器的使用与特征,王晋锡、邵谔与礼器局、邵局、修内司官窑的关系,南宋官窑生产的仿青铜礼器瓷的性质与用途等。作者认为,王晋锡之陶质祭器的烧造与邵谔之修内司官窑的建立,是先后发生在南宋绍兴年间的两件不同的事件,两者之间并无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南宋陶质祭器与官窑仿青铜礼器瓷在形制及用途上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6.
刘胜墓出土的铜冷却器应为铜拈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城汉墓刘胜墓后室棺椁旁出土一套有四个组件的铜器,其组合关系明确,工艺设计精巧,但其功用、定名仍存在分歧,本文经多方考察分析,认为其应为铜拈灯,而非医疗用冷却器。  相似文献   
77.
沈鹏 《收藏家》2006,(8):53-54
笔、墨、纸、砚通称“文房四宝”。传统的文人拥有精良的“四宝”是人生乐事。 时下,毛笔书写逐渐在日常生活中隐退.社会上对“文房四宝”的观念也起了变化。练习书法的人以墨汁代墨,当然前者比后者简便。我到过一些书画家的工作室.有墨汁.却没有墨。取消了墨锭,中国书画特有的“墨分五色”的审美趣味肯定会降低。“执笔如壮士,磨墨如病夫”的感髓,还有“非人磨墨,墨磨人”的体悟等等,都大为减退。  相似文献   
78.
丝绸之路是从中国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和古代西域,横贯亚洲,进而连接北非和欧洲的古代陆路交通线的总称。这是一条民族大迁徙的走廊,是一条沟通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东方大汉帝国和西方古罗马帝国的道路,是一条辐射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希腊-罗马古代四大文明圈,连结欧、亚、非三个大陆,推动东西方文明融会交流的通道。  相似文献   
79.
吾木 《贵阳文史》2006,(4):19-20
清末明初,今贵阳市毓秀路中段,原有一座围墙高耸的深宅大院,古香古色的黑漆大门上方正中高悬“进士府第”匾额,贵阳人称为文家公馆。民国年间曾任省城总商会会长的文明钰及其子曾任贵阳县商会主席的文仿溪居住于此。清末民初之际,文家公馆所在地俗称文家坝。文明钰(1861—1928),字式如,晚号鹤山老人。祖籍江西庐陵县(今江西省九江市),后迁湖南东安,清康熙年间文氏先辈迁贵阳定居,世代相传,遂为贵阳人。文明钰之父文国桢生子三人,长子文明钦,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先后官山西古玉县和广西藤县知县;明钰为第三子。文明钰幼承庭训,聪明好学,20…  相似文献   
80.
征稿     
众所周知,曾轰动一时的山西省保德县林遮峪村一座商墓中出土了一批物,其中有109枚商代铜贝,从而,把中国铸币时间向前推进了四个世纪,被认定为中国铸币之滥觞。命名为“保德铜贝”。1990年由中国钱币学会监制,上海造币厂铸造,采用两色镶嵌工艺,将“保德铜贝”列为珍品系列纪念币的第一枚向海内外限量发行。再现了“保德铜贝”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