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旅游体验与个人变化:一个分析的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志远 《旅游科学》2012,26(5):9-19
相对于旅游对目的地和居民影响方面的研究,学界对旅游者个人变化的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怀。本文通过选取国外有关旅游体验与个人变化的18篇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理论基础、主要观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旅游恰如一种“通过仪式”,这种体验经历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带来能力、人格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73.
后疫情时代,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已不再是衡量博物馆观众量的唯一标准,社交媒体正在成为博物馆人气比拼的新战场。如何突破传统的策展模式吸引更多的观众,是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策展人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作者认为,多感官认知、沉浸式体验与"云展览""云传播"的紧密结合,是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更好服务大众、扩大博物馆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八十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九十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75.
游自荧 《民俗研究》2017,(4):117-126
洪水神话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理论阐释。后结构主义时代,神话、传说与历史的界限被打破,它们作为叙事被放在动态的社会进程中进行考察。借用埃莉诺·奥克斯和莉萨·卡普斯有关"活态叙事"的研究以及卡尔·林达尔"灾难传说"的研究,提出洪水叙事和灾难叙事的概念,并以2013年山西临汾洪洞的水灾为个案,研究洪水过后灾民对于水灾叙事的表述以及他们利用灾难叙事反映并构建现实以及重建社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赵庆云 《近代史研究》2015,(2):115-129,161
李怀印著《重构近代中国》对于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源起与流变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并对主导叙事的政治思潮、时代变迁等作了有一定深度的解析,其研究方法和视角具有启示意义。同时,该著亦难免缺憾。其一,对"学科化"的论述仍未充分展开。其二,将史学史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寻绎史学背后的权力斗争脉络,确能发掘被忽视的一些面相;但史学观点之分歧,很难完全归结为权力争夺。且学术思想与权力斗争之间的关联非常微妙,往往不易征实。其三,用"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平行发展与对峙来梳理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书写,遮蔽了"革命"叙事内部的分歧和紧张。有必要进一步追溯至国共两党对于近代历史的认知和叙述,并作"民族革命"叙事与"阶级革命"叙事的分殊。若着眼于"革命"叙事中"阶级"与"民族"两个维度的消长,对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衍变当有更为贴切的解释。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再读《生死场》为依据,放置三十年代"左翼"对它的评价,着重关注其女性身体体验、生存状况与命运的方面,以及战争在女性叙事中的矛盾性展示,重新思考其在当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历史哲学领域内发生了重要的学术转型,“修辞的(或语言学的)转向”导致历史叙事成为历史哲学领域内新的核心议题。海登·怀特是引导实现这一学术转型的最重要人物,其所进行的理论探索使叙事成为历史哲学思考的焦点,叙事主义历史哲学因而得以产生,海登·怀特从对历史文本的叙事特性的考察出发而推演出的一些理论立场,其中既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合理成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和矛盾。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海登·怀特的挑战,通过建立历史叙事与历史实在之间的关联以重建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客观性的任务,比之人们以往所设想的要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79.
方云 《东南文化》2021,(4):178-184
作为历史事件纪念馆类型之一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抗日民族英雄事迹来达成弘扬爱国主义与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目的,在传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历史的、社会的价值与当代功能亟待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分别从官方与民间、集体与个人、景观与数字、仪式与行为等多重叙事路径,完整呈现了"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军侵略的史实,于叙事中有效建构了国家认同,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传播与传承,其叙事策略及方法可供其他类历史事件纪念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0.
侯苏洋 《文博》2024,(1):78-82
历史类主题展览的叙事设计,要建立在明确的叙事主题和完整的叙事结构上。“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改变以往以时间为序的内容叙事逻辑,在充分解读秦汉文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的采用平行式逻辑架构和多线索并行的叙事方式,配以原创多媒体装置和多媒体交互触摸屏,为观众立体呈现了秦汉文明的突出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