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袁贵仁在《求是》2005年第22期撰文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相似文献   
72.
本文在对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傣族贝叶文化、纳西东巴文化、泸沽湖摩梭母性文化等特有文化现象作专题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与对比,引发对江永女书文化记录工程相关工作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3.
王涛 《广东史志.视窗》2006,(6):F0002-F0002,F0003
为了总结第一届《广东省志》审查委员会工作经验,进一步做好我省第二届地方志书的审查工作,11月21日上午,省政府在省府迎宾厅召开第一届《广东省志》审查委员会工作总结会议。第一届《广东省志》审查委员会历任委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4.
我国秦汉以前玺印,黄宾虹曾盛赞有加,称其“丰神流动,端重渊雅,位置合宜,不失笔法”,其“用刀之法后人难到”,“分朱布白,未可端倪,是称绝技”。古人制印,何以至此?清代印学大家、收藏家陈簠斋(介祺)先生曾说:古人文字,其浑厚者杵书,其清刚者刀书。“杵书”、“刀书”具体是指什么?窃以为,这是理解古玺印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弥珍的关键。本文由此设问,追想古人制印规模,缘其情由,试作探究,并提出个人拙见,供艺界同好议论。与此同时,也由此可见国人文字及书写工具之变迁:从最原始的硬笔(杵笔、刀笔),至软笔(毛笔),又至硬笔(铅笔、钢笔)这一发展过程。毛笔的使用如今虽已式微,但由它催生出的中国书法(包括绘画),却成为一门殊绝有伦、可与世推移的独立艺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艺术的一大贡献,毛笔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75.
神奇的女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农 《文史春秋》2004,(12):37-38
2002年12月,中国诞生了全球第一部“女书”字和电子词典。  相似文献   
76.
华夏视野     
项羽烧没烧秦俑坑? 据《史记》、《水经注》等一些文献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但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秦俑学术讨论会上,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对项羽火烧阿房宫和秦俑坑提出了质疑,并提出六点依据:一是没有发现项羽大军的入坑口;二是没有发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没有破坏者造成的陶佣一个压一个的叠压现象;三是没有发现兵马俑身  相似文献   
77.
许懋汉 《古今谈》2004,(1):35-36
毛主席生前对实现祖国统一,满怀希望,全国解放以后曾通过不同方式向盘据台湾的蒋介石父子和国民党人士劝告,希望他们认清潮流,归顺祖国,再次实现国共两党的合作。  相似文献   
78.
一个深秋季节,我如约来到水果湖宫哲兵教授的寓所。当我按动门铃,给我开门的是一位个子高大魁梧、留着小平头的男子汉,乍一看,像一位体育学院的教练员。当他看到我疑惑的眼神,一边请我就坐,一边说:“我复杂的经历,使我少了一点教授味道,多了一点行伍的慓悍英  相似文献   
79.
周祥森 《史学月刊》2004,1(3):79-92
蒋大椿先生提出的“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史上.是一种全新理论形态的历史观。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还是对于新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来说,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评论者悬置客观实在的现实社会和历史,沉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建构起来的文本世界,加上评论者和蒋大椿先生之间在探索的问题、言说的平台和所处思想时段等方面的差距,因此,他们没有能够发现蒋先生的真问题和《思潮与发展》一文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综览目前公开的评论,只能说这是一场极不相称的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交锋。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