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篇
  5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03~2004年,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新乡市火电厂251座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墓葬,出土一批精美的彩绘陶器、大型铁制生活用品、铜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将墓地分为五期,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为研究中原战国至汉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2.
近年发掘的北赵晋国墓地为研究西周考古、历史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该墓地中出土的大量铜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涵盖很多方面,但仍有若干问题悬而未决,北赵墓地中墓主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73.
本文记述了四川华蓥市东郊南宋安丙家族墓地的发现、发掘过程,指出它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墓主身份最高、墓区规模最宏敞、墓室雕刻最精美的南宋古墓群;所出土安丙墓志、“嘉定元宝”“折十”铜钱、宋三彩陶俑及其墓室建筑、石刻等均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价值及很高艺术价值,为南宋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4.
陕西旬邑发现东汉壁画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东汉壁画墓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南缘。2000年10月至2001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旬邑县博物馆对位于该村砖厂的东汉墓地进行发掘,其中1号墓为壁画墓。  相似文献   
75.
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在江苏宝应先后发现两处北宋时期的墓群。两处墓群皆位于县城内,一处位于城中心安宜路两侧,西距大运河1.5公里,在明清宝应县城范围内。另一墓地地处宝应城郊中学校内,与前一处墓地相距约1.5公里。在扬州博物馆的配合下,宝应县化局先后抢救性的发掘清理墓葬共26座,葬制大多为土坑木棺墓,  相似文献   
76.
引言 1966年,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和A.П.杰列维扬科部分地发表了1960年在犹太自治州奈费尔德镇靺鞨古墓地发掘的资料①.这座大墓地在阿穆尔河沿岸地区的早期中世纪遗存中牢固地占据着首要的地位,因为它的陶器资料(在口沿下饰附加堆纹的手制瓶形或罐形陶器)和墓葬(土穴墓二次葬)是其特点之一,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把它划定为"完整的靺鞨考古学文化"②.  相似文献   
77.
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西芮城县举办了一次旨在宣传其悠久历史的图片展,其中出土于清凉寺的精美玉器图片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的注意。1997年,"陕、晋、豫三省古代玉器精华展"在三省巡展,其中包括出土于清凉寺的琮、璧、钺、环等精美玉器,让相关人士为此感到十分震惊。2005年4月7日,经过全国考古学界20位专家严格的评审,清凉寺墓地的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第十五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78.
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一处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79.
塔儿坡秦国墓地是一处在战国晚期至秦代形成的国人墓地,墓地内至少埋葬三支秦人族群及其家族与外来移民。其墓葬布局反映了不同族属的秦人与外来移民以个人、个体家庭或小型家族共葬于同一区组之内的地缘性墓地结构与社会组织形态。导致地缘性墓地结构形成的原因与秦国实行的什伍之制与析户政策相关。统治者将不同族属的人群分散编制于乡里等地域组织内,使同宗异地异里而居而葬,进而淡化血缘关系,以达到削弱宗族势力之目的,这与战国中期以后秦国社会剧烈变革的大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80.
李晓杰  吴敬 《东南文化》2023,(6):117-125
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地位于江淮之间,为我们认识南北方交界地带宋代家族墓葬的丧葬文化提供生动实例。通过对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信息的归纳与整合,可以明确包拯原葬之地即位于此处,且家族墓地的选址与布局受风水堪舆思想、礼制观念及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墓地中规格较高无名墓的产生,应与其墓主人显赫的家世有关。墓地的使用上限可能较以往认识更为靠前,最先下葬者或为包拯长子包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