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6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是隶属于南京大学的专门进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红色文化遗产、文化景观、博物馆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调查、研究、保护、利用、规划、出版、文物修复的专业文化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22.
非遗是"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流变性、即时性等特点,非遗展示经历了原生态展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活态"展示三个阶段.当代专业的策展工作者需从狭义定义去界定非遗展,以当代视角和审美意识去理解、把握、呈现非遗的传统文化属性,在展览策划中体现出策展者保护非遗的主观意识,从"全遗产观"视角策展,在展览中阐释非遗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属性,积极搭建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桥梁.  相似文献   
23.
祝鹏 《风景名胜》2021,(7):0179-0179,0181
发生在 2019 年 9 月,持续到 2020 年年初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对澳洲经济、财产等多方面造成了数以万计的损失,对人类生态、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此严重的火灾拷问着人类对于生态治理对策的有效性,以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紧迫性。探讨分析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并对其背后的生态问题反思,有利于我们基于当下全球大环境下对生态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改善治理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24.
张文佺 《风景名胜》2021,(8):0019-0020
文章引入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理念,探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以石台县奇峰村为研究对象,根据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理念,构建奇峰村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谱系,挖掘其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特征,在明晰基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保护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整体风貌基因、传统建筑基因、历史文化基因三个方面提出奇峰村文化遗产景观基因保护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全面梳理监测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预防性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特征,论述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层级和体系建构,并全面探讨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技术实施体系、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管理平台体系和执行保障体系的关系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6.
王璐 《东南文化》2018,(2):6-12
"原状"认识来源于西方经典保护理论,历经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反修复等社会运动。至19世纪,其思想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从单纯地强调"原物""原状"发展到将历史真实的"原状"观念扩大到历史时间和"环境"等更大的对象范畴。20世纪以来,经典保护理论走向成熟,"原状"也真正从追求"原物真实"走向了传递其蕴含的"价值意义"。"不改变原状"是我国文物古迹保护的核心原则,经历了"初建时的原状""整旧如旧"、对于"原状"的多元释义、"体现价值的状态"等四个阶段。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从原物、原信息、原地点、原场所精神、原用途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原状",才能真正保护好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
关昕 《东南文化》2018,(6):98-103,127-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已成为常态。经过多年的发展,"非遗"主题展览已经形成了相对模式化的叙事类型和同质化的发展特征。这一现状反映了多重话语博弈下的行业惯习,同时也体现了非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行政话语所应有的限度。"非遗"主题展览应与强调多元、互动与阐释性的新博物馆学发展趋势相呼应,关注非遗变化与改造的实践性,摆脱"非遗"话语与行业惯习接驳的逻辑自洽,反思性的回归博物馆多线和声的智识传统,从而使非遗与展览的关联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已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相关问题进行地方法制实践。这些地方立法不仅保留了"非遗法"相关规定之精华,同时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些地方法制的做法不仅具有正当性,还具有诸多亮点和启示。为缓解非遗领域不同位阶法律适用冲突以及平衡、协调非遗传承人权利与义务之间关系,"非遗法"应就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规定,以最终实现非遗法律体系形式功能与实质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29.
《山茶》2010,(2):169-169
生态摄影师肖诗白这次来到海南霸王岭原始森林,拍摄中国热带雨林中难得一见的物种。这里湿气甚重,闷热异常.由于许多珍稀物种数量极少.对人类活动非常敏感.一台连接着红外线触发装置的单反相机就成了他不可或缺的武器。  相似文献   
30.
《世界》2011,(1):111-113
图中的鲸类向人类发出了求救的信号,随着人类捕杀的加剧、石油泄漏、厄尔尼潜现象等对海洋的破坏,鲸类昔日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各种鲸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鲸类集体自杀的报道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