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历代修志,有“一部志书半部人”之说。理由是人物传与人物录占全书文字量50%甚至更多。20余年来出版的新方志,人物传在全书中的比重比历代修志大大减轻,多是洋洋百余万言,其中人物传多为几万字,占5%左右,有的还不足2%。如某县志共150万字,人物传仅15篇,1.6万字,仅占1.07%。各地皆有“人杰地灵”之美称,可那部贯通古今的方志,却如此少值得立传之人,不能不使人生遗憾之感。  相似文献   
72.
《古今谈》2006,(4):I0003-I0003
冯运榆,浙江嘉善人,1941年生。195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1967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先生。擅长人物花鸟,兼作山水。  相似文献   
73.
杨忠 《宁夏史志》2006,(2):35-36
史志界因历史名人皇甫家族引起的争议涉及4市12县区(即:固原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原州区、彭阳县、镇原县、西峰区、宁县、正宁县、泾川县、崆峒区、崇信县、灵台县、华亭县、安定区),争议的主要问题是:1.原州位置争议涉及固原、镇原、宁县、平凉、泾川,以原州区冠名而基本结束争论。2.安定郡位置争议,涉及固原、平凉、定西、宁县、正宁、泾川、镇原。3.泾州位置争议,涉及泾川、平凉、镇原。4.朝那县位置争议,涉及彭阳、灵台、崇信、华亭、平凉、镇原、西峰、宁县。目前主要是灵台、彭阳在争持谁是皇甫家族的故里,也就是谁是最古的朝那县。5.由地名争议引出对历史人物的争议,主要是历史名人皇甫家族;上述4市12县区,几乎都将皇甫家族的10多个历史人物列入乡人而引以自豪。从明清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进而又涉及到两汉的梁氏家族、胡太后等等历史人文资源。其实焦点问题是朝那县的位置。  相似文献   
74.
三僚村,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距离县城大约70公里,与宁都、予都县交界。现有人口4600余人,曾、廖两姓占绝大多数,曾、廖两姓各据一方,中间有天然的界限,互不相犯。兴国县,“以宋太平兴国七年所置得名。”兴国自古风俗“昔号剧盛,民皆挟气尚斗,风声习气大率刚劲俭朴,任气喜争。”“人物伉健。大概去南渐近,得天地之阳气,不可以刑威慑,而可以利义动。”在古代,三僚属于兴国县衣锦乡。衣锦乡“去县最远,素号难治”,“僻远梗化”。“梅窖洞,距县辽远,自古难治。其山则嵯峨,其俗则椎鲁,其人则跳梁,其粮则逋负,若绳之以法,鲜有不颠踬酿祸者。”三僚僻处兴国一隅,民风自古剽悍,最难治理,历来是官员教化难以企及的地方。  相似文献   
75.
谁不说俺家乡好,当地出有名人,足可证本土之地杰人灵,所以,对于远离我们的古代名人,在修志时出现数地争认一人为乡人并争相为之立传的现象,并不鲜见:这其实是一个考验修志者的史识、志德的问题。近日翻阅新编志书,见昕记述的两个人物,一是明朝内阁首辅杨一清,一是北宋知县古成之,似乎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典型个案。以之为例,说明对志书  相似文献   
76.
《新疆钱币》2004,(4):F004-F004
纳达齐关帝庙位于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是位于中国最西端的关帝庙,在历史上,凡锡伯族聚居的地区,均建有关帝庙以供奉关羽、关平,周仓。察布查尔县的锡伯八个牛录都建有关帝庙。关帝庙内供奉关羽神像,并经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壁画及“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锡伯族群众喜爱的历史人物壁画。这些建筑、绘画均出自锡伯族工划匠艺人之手,现为自治区级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7.
品评历史人物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评人物,古称“方人”或“品藻”。自史官设置和史学产生之后,论载人物一直为史家所重,且被叹为难事。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产生了大量品评人物的史论,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8.
首轮新方志的人物传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资料失真现象较严重;二、拔高传主形象;三、褒贬失当;四、存在争名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光全 《收藏家》2004,(9):32-32
朋友家藏,颇为可观,其瓷品中有一青花人物瓶,更值得大家欣赏品评。瓶高17.8、口径5.3、足径6.3厘米,底足内青花双圈行楷“大明成化年制”。此瓶侈口、丰肩、鼓腹、颈部饰有象耳。肩部有一道弦纹。圈足高深外撇呈喇叭口式。足底凸起为馒头形状,有著述称其为馒心底。此器端庄纤秀,侈口自然,足式稳重。肩上饼状饰物.怡如丽人佩以华美披肩,丰满却不失婀娜。象耳装饰寓“太平有象耳”,此乃古人期盼太平、祈求平安之意。胎质细润洁白,胎体坚致规整,迎光照视器身透亮,所透光亮呈浅杏黄色,底略厚不诱光。  相似文献   
80.
《收藏家》2004,(5):61-64
缂丝是一种以特殊方法织成的丝织品种,桑蚕丝为原料,先将本色丝经于木机上,再将画稿衬于经线下,用毛笔将花纹轮廓描摹到经纱上,用多把小梭子穿引各色丝线,根据花纹颜色需要随意更换梭子,分区分色挖织而成,因而表现力极强,称之为“通经断纬”。乾隆盛世,国强民富,经济高度发展,缂丝技术达到历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