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徐国利 《史学理论研究》2023,(1):113-125+160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编纂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传统史书体裁和编纂作了较全面分析,将其概括为以“理乱兴衰”和“典章经制”两类史实(事)为架构的编纂模式。这种编纂模式虽存在偏重政治史之弊,但能从纵横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历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撰述批判继承了该编纂模式。他以社会文化史观为指导,吸收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等体裁的优点,创造出综合体中国通史编纂的新模式。不过,该通史编纂模式也存在缺陷,只将史事作为记述内容,忽视了人的历史主体性,未将传记体纳入综合体中国通史编纂体系中。  相似文献   
742.
面对自然思潮与僵化名教之间的冲突,郭象力图论证自然的就是名教的.他同时转化自然与名教,自然思潮演变为多元有机论,而名教则被弱化为名迹,多元有机为体,名教为其用.这样,新型名教得以论证,政治与伦理生活得以重建.多元有机论是文化观念转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743.
历来的墨学研究者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论。总结了各种墨学核心论的思维模式及其所重构墨子思想结构的模型,使人考虑墨子思想体系并不是单一核心的思想体系,也不是杂多思想要素凑合的体系,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由天志、兼爱、尚同三大思想要素构成的“集合核心”。三者既各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构成墨子思想的完整体系。对墨子思想体系核心的思考,体现了“一”和“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44.
在纪念五四运动林林总总的文章中,多有提到陈独秀者,但有一点似乎还说得不很充分,即陈独秀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偶像破坏者之一。这不仅因为五四时期他写了一篇《偶像破坏论》,这一思想还贯串在他许多论著中。  相似文献   
745.
746.
庞博 《沧桑》2009,(4):254-255
许建忠教授的新作《翻译生态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研究翻译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从而从生态学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力求对翻译中的多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她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中国译学乃至世界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47.
新书微讯     
《文史天地》2014,(6):95-95
正《中国书法思想史》内容简介本书是《姜澄清文集》系列作品之一,主要论述了中国书法思想的发展史。姜澄清乃我国著名的书画论家,创立了书画学的体系,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作者认为书法为中华文化的根本,也为理解中华文化的起点。作者对于书法史分期的概括尤为精当,如先秦为"书法艺术的哲学思想奠基期",秦汉为"艺术载体的大备与狭义书法思想的始萌",魏晋则"步入自觉的大时代",南北朝则是"流派的分野与学派的对峙",隋唐系"崇王尚法的大时代",宋代为"玩墨的游戏时代",元明则是"向跛足巨人膜拜的时代",清则是"批判的时代"。虽然看似不够严谨,却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书法思想的演进史。作者:姜澄清出版社:贵州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748.
自苏共二十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多次讨论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于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一论》)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再论》),合称"两论",对苏共二十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表示了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