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柯云  丽阳 《文史月刊》2009,(1):74-74
据说贺龙自幼喜爱戏曲,特别崇拜艺人。 1949年10月上甸,时任西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出席了西安文艺家联合招待解放军代表的茶话会。会上贺老总提到,希望文艺工作者去“开垦”大西北文艺。这一信息,很快被著名爱国京剧大师程砚秋知道了。他想,大西北是我国戏曲的发源地,现在贺龙将军号召到那儿去,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72.
我今年90岁,是1937年参军的老八路,1983年在解放军后蚴学院离休。几十年来,除了工作学习以外,我主要爱好书法和京剧,尤其对京剧人师屿连良的艺术情订独钟,并有幸与他有过一段忘年之交。  相似文献   
73.
《湖南文史》2012,(9):31-31
京剧舞台上,有些角色的盔头(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总称)上插着两根长长的羽毛,那就是“翎子”。为何要插“翎子”,据说这是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的发明。有一种鸟,古人叫做“鹞”,现在叫做“褐马鸡”,好斗且不畏死。赵武灵王取此特点,让武士们在头冠上插戴鹛羽,以示骁勇。京剧便沿袭了这一做法。可是鹞鸟的尾羽不长,在舞台上并不好看,所以就用与鹃形似的雉(野鸡)的尾羽代替。  相似文献   
74.
王克明 《炎黄春秋》2013,(10):85-89
现在通常认为,在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延安文艺界的主流艺术是"大洋古",它们充满或曰统治了延安舞台;《讲话》之后,文艺界主流的表演形式改成了小秧歌剧。查阅史料可知,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一、只有传统古装戏曲长期统治延安舞台"大洋古"是说大戏、洋戏、古戏。大戏是指抗战期间国统区剧作名家的"与抗战无关"的多幕话剧作品,洋戏  相似文献   
75.
刘海军 《神州》2013,(24):219-219
我是一个从小酷爱听闻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长大的孩子。后考入艺术院校深造,毕业后成为一名职业河北梆子演员。  相似文献   
76.
今天看来,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京剧革命”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一次“军事演习”。直接指挥这次演习的人是江青。江青早年投身演艺界,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在演艺界的口碑也颇有微词,但她毕竟有演艺之特长,更重要的是其特殊的身份,因此由她担任这次“军事演习”的主帅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77.
京剧《红灯记》、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文革”中曾被“四人帮”树为“样板戏”,大加鼓吹。至于它们出台前后的一些内幕,知之者可能不多。  相似文献   
78.
79.
慕安 《文史博览》2010,(1):40-41
<正>贺龙和程砚秋初次相识是在1949年11月。那年10月底,程砚秋率领秋声社赴西安慰问,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正挥师向大西北挺进。听说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到西安慰问演  相似文献   
80.
提及夏光,就不能不想起沙家浜,同样,想起沙家浜,也就自然会提及夏光,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为夏光就是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郭建光的人物原型,而沙家浜也因此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