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21.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同进攻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向南挺进。国民党驻福建残军利用福州外围有利地形企图阻止解放军南进.指使其地方武装“清剿”闽中游击队根据地.并严守福(州)厦(门)交通线。在此形势下.共产党闽中地方组织领导的闽中游击支队与国民党残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相似文献   
22.
佚名 《湖南文史》2011,(9):50-50
1944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制定已久的“一号作战”计划,以取得对平汉铁路的完全控制,打通所谓的大陆交通线。此后的8个月中,国民党政府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损失兵力六七十万人,丢掉城市146座,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  相似文献   
23.
1944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制定已久的“一号作战”计划,以取得对平汉铁路的完全控制,打通所谓的大陆交通线。此后的8个月中,国民党政府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损失兵力六七十万人,丢掉城市146座,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  相似文献   
24.
提康德罗加要塞在英国北美殖民地体系中素有"北美直布罗陀"之美誉,这与其所扼守的重要战略位置有关。但纵观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要塞一直不受英军的重视,曾两次被敌军一奇袭的方式攻占。从而直接导致萨拉托加战役的失败和北美问题的国际化,最终使北美获得独立。  相似文献   
25.
王楚英 《百年潮》2008,(7):35-39
1945年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冉冉升起,侵华日军为求破坏我军的反攻准备,掩护其大陆交通线的安全,采取以进为退策略,发动以攻占芷江为目标的湘西会战。此举遭到我军民迎头痛击。中国第4、第3方面军作战指导得当,反攻行动有力,基本上实现了预定作战计划。最终,日军狼狈溃逃,遭沉重的打击和彻底的失败,伤亡达2.4万余人。  相似文献   
26.
杨飞 《湖南文史》2010,(1):10-10
1922年冬,党的创始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通过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  相似文献   
27.
绿满南山     
李百祥 《旅游》2000,(11):8-8
南山是一片绿色的海,南山是一首绿色的诗,南山是绿色的伟大奇观。走进南山,就像走进神话般的绿色世界。  相似文献   
28.
徐乐义 《江淮文史》2005,(4):110-120
在1946年发动全面内战,向解放区疯狂进攻之后,1947年7月,国民党反动政府颁布了“戡乱总动员令”,1948年4月又成立“特等刑事法庭”,对蒋管区的共产党人、爱国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进行镇压和迫害。中共上海地下学委根据中央“保存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开辟了地下交通线,于1948年先后组织了2000多名已经暴露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向苏北、皖西、浙东等解放区撤退。  相似文献   
29.
徐占信 《百年潮》2007,(1):58-61
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城市满洲里,被誉为连接欧亚的“大陆桥”,在中国同东欧、俄罗斯等国家经济贸易往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曾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联系的“红色交通站”。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为加强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联系,开辟了多条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其中经哈尔滨和满洲里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是形成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一条线。这条交通线被誉为“一座红色的国际桥梁”,中国共产党许多早期领导人出席共产国际会议或被派往苏联学习、工作,大多由满洲里出境。从1920年至1937年,国际交通线存在的18个春秋中,经过这条交通线进出中苏边境的人数无法统计,从各种资料查到的有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邓中夏、李维汉、罗章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柯庆施、刘仁静、王俊、王荷波、王维舟、伍修权、许光达、蔡和森、邓颖超等。  相似文献   
30.
雷声 《文史月刊》2011,(10):65-67
提起战争年代的地下交通线,人们总以为那是一条神秘的战线,有一些传奇式的人物施展他们超乎常人的本领,和敌人斗智斗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完成一次次护送任务,生发出许多传奇式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