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离官亭镇约5000米的红崖下黄河缓流处,有一座黄河上游老渡口——临津渡,它是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始于汉代、繁荣于唐宋时期。千百年来,作为古道要津,临津渡不仅连接着甘青两地的交通地理,更见证着两地文化交流、经济繁荣、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2.
宜州,汉代武帝元鼎六年建置,西晋时期初步开拓连贯桂黔沟通京城的驿道,北宋以后,其桂西北政治、经济中心及军事重镇地位益加凸现,地方交通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域内陆路驿道四通八达,水道航运连结黔桂粤港。发达便利的交通使宜州能够与外地的经济、文化及商贸活动进行交流,先进的中原文化、教育、生产技术被引进宜州,对影响和促进宜州地方的文化繁荣、教育兴盛和商业贸易、矿业开发、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年代为战国时期的木板地图,可以提供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中国古代地图史、测量学史和地理学研究的进步各有重要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反映生态环境面貌的内容。放马滩地图突出显示"材"及其"大"中"小"以及是否已"刊"等,都应理解为林业史料。有关秦人先祖"养育草木"的历史记忆,说明林业在秦早期经济形式中也曾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关于某种"材"运程若干"里",以及如何"道最"等与运输方式有关的信息,乃至"闭"的设置等,均体现林区交通开发的记录和导引的图示。  相似文献   
104.
我们在研究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发现西安事变之后,在1937年2月2日爆发的“二二事件”中被杀害的东北军中将交通处处长蒋斌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5.
城市的兴起是历史自然选择的必然。苏州西郊至太湖沿岸的低山丘陵屏障是苏州城市兴起的依托,北、东、南三面的平原区是城市发展基地,委江、吴淞江、东江(黄浦江)、太湖、阳澄湖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苏州水路交通便利,为苏州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腹地,尤其是隋代大运河开通后,苏州成为江南的航运中心,商业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发达的工商业为苏州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安徽省编修公路交通专业史志时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史与志等各种关系;尤其在编修省志交通志和厅局部门志时,严格区分交通专业志和部门志的区别与联系。既不混淆行政隶属关系与事业范畴的不同,也不将有联系处完全割裂。为使志书增加可读性与实用性,注重以事系人,客观地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适应形势需求稳定史志机构、提高自身素质,摸索编写史志的新路子、新办法;正确处理统计报表与实地考察的关系,求同存异,以求严谨。  相似文献   
107.
蜀地对外交通并非像李白诗中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是有着四通的地区。本对北道中的褒斜道及秦汉时期的三次维修,石门的开凿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金牛道、阴平道、斜骆道、骆谷道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8.
古代历朝对西域的治策和经略多以武力 振威或怀柔羁縻为主,而非彻底加以建设,分屯列戍,筑 驿交通,多出自军政之图,而未真正开发,这是西域或长 期以来难与内地同一化,以及经营失策的重要症结。而 商旅、文物、战争都是借助交通去实现各自的目标的。因 此,交通的作用既有经济的一面,也有政治和文化的一 面。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近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 界线,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人力车文明与机动车文明的 界线,而这二者在新疆直至民国时期几乎没有出现的普 遍的分野。  相似文献   
109.
广东地处岭南,濒临南海,自古以来,海上交通发达,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海上门户。自张九龄开凿大庚岭后,广东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日趋重要,现保留的大量珍贵的碑刻就是最好的证明。碑刻是一笔独具特色的化遗产,有着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内涵。其内容广泛,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行政命令、经济措施、人物传记、名诗赋等,反映了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珍贵的“石刻档案”,常能匡正或补充官修正史和方志的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0.
任启平  陈才 《人文地理》2004,19(5):69-73
本文对东北地区百年来人口、城市、交通发展与人地关系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东北地区人地关系发展的性质把东北百年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然后对东北地区各个历史阶段的人口、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揭示了人口、城市、交通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指出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组合为一个整体向前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受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共同影响,是外力和内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共同成为影响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