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0篇
  30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2010年4月8~12日,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及美国、加拿大等6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云集西安,寻求商机,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82.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2,(4):10-10
华尔街"警长" 自2009年8月被任命为纽约南区的联邦检察官以来,普里特·巴拉拉为自己赢得了“华尔街警长”的称谓,他最著名的一役是对帆船集团的创始人、亿万富翁拉贾·拉贾拉特南内部交易的成功起诉。  相似文献   
83.
釋“自喜”     
《漢書·董賢傳》:賢"爲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説其儀貌"。自喜,顔師古注:"喜,音許吏反。"僅注讀音而未釋義。《漢語大詞典》釋作自樂、自我欣賞。按:《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於文意似大體不差,但並不十分貼切。筆者以爲《董賢傳》中的自喜當釋作打扮愛美、注重儀表。如《三國志·魏書·何晏  相似文献   
84.
温玲琴 《神州》2012,(21):299-299
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我们知道,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分为接触带电、摩擦带电和感应带电,下面就这三种带电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5.
评杜预《春秋左传序》的“三体五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体五例”问题是《左传》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牵涉到对《左传》中解经文字怎样理解。当代青年读《左传》往往被其迷惑。古今学人虽然对《左传》义例多有批评 ,但又缺乏系统论述。本文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指出所谓“三体”,既不出自周公 ,也不出自孔子 ,而是《左传》作者所总结的《春秋》书法原则。至于“五例”,本为汉代左氏学者赞美《春秋》的文字 ,后被窜入到《左传》原文中。依“三体五例”去解《春秋》大义 ,则不可信据  相似文献   
86.
郭茂倩《乐府诗集》将郊庙歌辞列为乐府诗之一类,郑樵《通志·乐略》也将《郊祀歌》视为乐府颂声,而迎送神乐歌在元代郊庙歌辞中占有较大比重。元代大量的地方祭祀迎送神乐歌主要寄存于祭祀碑文和祠堂记文中,如元代胡元塏的《孝女祠送神曲》则见于《金溪二孝女祠碑记》中。此类祠庙迎送神乐章在《全元诗》有部分收录,但并不全面。此外郭丽、吴相洲的《乐府续集》从《全元文》中也辑考了一些祠庙歌辞,如《乐府续集》所收录的倪瓒《忠靖王庙迎享送神辞》见于《全元文》中《忠靖王庙迎享送神辞并序》,郝经的《殷烈祖庙乐神诗》则见于《殷烈祖庙碑》中,在《陵川集》卷三十四中列为碑文类。按照《全元诗》和《乐府续集》的辑录方法,元代还有大量的迎送神乐歌未从碑文或祠堂记中辑考出,现从《全元文》和元人别集中辑考元代祠庙祭祀歌辞35题48章(首),将其分为庙碑祭祀乐歌和祠堂祭祀歌辞两类分别辑录以补《全元诗》和《乐府续集》之阙。  相似文献   
87.
“糴”“糶”二字形普及之前,“■”字长期兼表买谷、卖谷,同时还具有谷物一义。系统梳理出土文字,可以展现其复杂的使用情况及演变。从字形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由“翟”“■”字形混杂且义项宽泛,过渡到专以“■”字表示买谷、卖谷和谷物,再到“糴”“糶”二形出现并分夺“■”字买谷、卖谷义,“■”因仅剩的谷物义生僻而随之淡出。从用法看,秦汉时期“■”字虽可兼表买、卖谷,但官文书却不同时使用,原则上仅偏取其一种授受方向,应是为避免混淆而刻意约定的。上述认识,可以为校勘古书、观察经传中“请■”讹作“请糴”的过程,以及更完整呈现官文书对施受同辞分化的作用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88.
惠男 《清史研究》2023,(2):57-70
乾隆四十三年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私鬻玉石案发生后,清朝开始严禁回疆的玉石贸易。学界以往的研究多强调此案的政治和商业意义,却忽略了其所引发的司法效应。本文通过挖掘相关的满文档案,梳理清代回疆玉石资源的管控策略的形成过程,考察其在司法层面带给各回城的回民以及寓居于新疆的浩罕或巴达克山等地的中亚回商所带来的影响,并揭示出这些法律实践推动《大清律例》的相关条款在回疆施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与分析,阐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所致。它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通过对沈阳锡伯族文化的保护的方式与旅游项目开发的分析,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样例。为以后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0.
清华简《耆夜》篇载《明明上帝》诗中"禋明"之"明"可能读如字。"明"是古文献中用来表达祭品清洁的特殊形容词。此词曾见于《诗经》《尚书》及两周金文中,由于其义较为特殊且用例不多,研究者往往没有注意到"明"的这种含义。故而金文中该词的旧解可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