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今年是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1968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即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22.
1979年金秋,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化部举办了各种化艺术活动。9月20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历史博物馆二楼,即将开幕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化展览》大厅里,传出了优美的旋律,时而清脆明亮,时而深沉浑厚。一架历经两千多载的巨型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正奏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欢乐颂》。  相似文献   
23.
施雪钧  谢震林 《世界》2007,(2):12-17
引言 汤沐海那睿智的大脑袋中装满了音乐。 在欧洲乐坛,他又一次完成了他的艺术定位。从交响乐指挥到歌剧指挥,再到室内乐团指挥,汤沐海的世界,充满着激情,指挥棒下,又多了一份色彩。  相似文献   
24.
朱波 《神州》2013,(8):228-228,230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该曲作于1958年的冬天,于1959年5月在上海首演并获得一致好评。首演由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所用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采用交响乐与民间戏曲音乐结合的表现手法、单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25.
王西麟 《炎黄春秋》2012,(11):50-52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有一篇关于苏联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专论,开篇却说的是艺术和音乐:"尽管我们不认同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她的诗歌和音乐是首屈一指的。"在苏联的20世纪30~50年代,大量的个人崇拜的文学、戏剧、诗歌、电影、交响乐、大合唱、大歌剧、芭蕾、美术、雕塑等等,其数量之大、艺术水准之高,是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现象。我现在还保存有一些作品的总谱,其中有亚历山大洛夫的合唱"斯大林颂"。1953年斯大林死时,少年的我在一个黄昏的傍晚,在室外的昏暗中,听到室内手摇留声机播放这支曲子,我曾  相似文献   
26.
《文史月刊》2011,(12):49-49
交响乐之父”海顿指挥乐队演出时,常有些故作风雅的贵族前来参加音乐会,可是他们根本不懂音乐,常在乐曲进行中打瞌睡,海顿就特意创作了“惊愕交响乐”。开始,乐曲在极为柔和的声调中进行着,当那些贵族们在乐曲中进入梦乡时,突然,乐队中发出惊雷闪电般的曲调,伴着还有大炮式的大鼓声,顿时把睡梦中的贵族们吓醒,他们口张目瞪,睡意全失,不知所措,乐曲也即此告终。  相似文献   
27.
韩晓洁 《收藏家》2009,(9):3-10
为了呼应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出台,旅顺博物馆对原有各项展览又进行了大规模地充实、调整,以适应免费开放后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特新开辟题为“东亚陶瓷艺术馆”的展览。  相似文献   
28.
何楠 《神州民俗》2010,(2):34-35
中提琴是交响乐队弦乐声部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在交响乐队或室内乐的演奏中,就技术的发挥和表现力而言,中提琴表现特别出色的是:演奏美妙动听的旋律;在连接、支撑和结合其它声部方面,使音响丰满纯厚。中提琴的音色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交响乐队弦乐组的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29.
龙飞 《名人传记》2018,(5):74-79
李德伦1917年生于北京一个官宦家庭。母亲爱弹风琴,教他唱儿歌,他自幼受到音乐熏陶。1936年春.他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苏联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到北平举行独唱音乐会,他去看了,被大师的艺术所折服。1940年他毅然从辅仁大学历史系退学.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  相似文献   
30.
迦安 《神州》2010,(2):66-70
跋 读丁玲女士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数次,前后相隔五、六年,第一次读时,只记得片段,如同电影镜头的切换,那么真切的在眼前闪过,那是震撼人心的呼唤,让人不得不痴痴跟随丁玲女士的脚步,去寻找莎菲的心灵足迹。不知道她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可是,有瞬间,我仍然觉得,她已经获得她遍寻不获的思念,通过她的日记,她会得到许许多多人的爱与理解,会存活在许多人的心里,许多与她同样,忍受着人生,享受着人生,爱着,而且挣扎着,最后,总能通过这心灵的挣扎求存,净化她的心灵,通过痛彻肺腑的呼唤,实现人生的交响乐在不同的时空回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