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为配合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2010年7月至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镇原县施工管道作业带内发现的两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文介绍了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2.
论井渠技术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林 《华夏考古》2007,(1):114-119
渠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项用地下暗渠引水灌溉的技术,西汉龙首渠是最早见于记载和经考古调查证实的渠,秦始皇陵园发现的排水暗渠早于龙首渠,且技术已较成熟。根据我国早期矿冶遗址和相关的文献记载,渠之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渠起源于本土,它是坎儿的源头,该项技术被后世广泛应用于隧道的开凿等。  相似文献   
23.
渤海族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存世大约六百年,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渤海族首领大祚荣,在上京筑都建立震国,后改名为"渤海国"。渤海国自建立之初就使用汉文,以唐制管理国家,积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并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往来,号称"海东盛国",在我国东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以唐鸿胪碑为见证,并结合唐王朝的羁縻州府政策,揭示渤海国与唐王朝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4.
唐代鸿胪石刻是唐朝与渤海国地方政权关系的实物史料,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记载与论述该石刻正文的文字及石刻的式样、拓片的版本、鸿胪卿之名等方面多有错误,以致以讹传讹.本文重新作了考证,以恢复其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5.
建筑上作用琉璃瓦,从目前的发现资料看,应在汉代。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发掘时,曾经在汉代地层中发现过绿釉筒瓦,这和汉代当时已出现的大量绿釉器物相吻合。汉唐之间建筑上使用的琉璃器由于建筑的多数坍塌和当时使用它仅是局部装饰或使用量小的原因,只有少数地区瓷  相似文献   
26.
2006年5~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凤泉区老道墓地老道墓区所占干渠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93座,为研究豫北地区战国墓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7.
湖北襄阳岘山附近的卧佛寺旁,有一眼水,名叫虎皮。史书记载,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一位姓崔的年轻书生进京赶考,经过卧佛寺,在寺中住宿。崔姓书生住宿期间,看见一只老虎进入寺内,脱下虎皮放在边,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于是崔生就主动和这个女子交好。看见  相似文献   
28.
大中五年(851)唐始设归义军节度使,陷蕃六十余年的敦煌名义上重新归属于唐王朝,但自始至终,归义军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归义军时期,洞窟营建过程中所受的政治影响极大,供养人地位上升的迹象十分明显。曹氏时期,洞窟中突然大规模出现的龙凤藻和《龙王礼佛图》正是王权意识在洞窟中的外化。此时期,“新样”文殊信仰在敦煌盛行并影响到了洞窟的营建,这与佛王思想、正统观念密切相关,其实质仍是归义军王权意识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9.
1880年,松冈洋右出生于日本的山口县,少年时代,因家道中落,随其兄渡美谋生。虽然他在美国生活了10年之久,并接受了西方教育,但他尊崇天皇,并抱有使天皇的统治遍行于世界的“八弘一宇”的理想。1902年,松冈洋右返回日本。1904年,他参加了外交官资格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合格证书。同年秋,他被任命为日本驻上海领事助理。在上海,他结识了三物产上海分社社长山本条太郎。这一时期是日本对上海经济渗透的重要时期。山本条太郎则是推动日本经济向上海渗透的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30.
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南许昌灵"许昌人"遗址2005~2008年田野考古的一系列新发现,并着重对与之有关的现代人类起源、石工具面貌、末次冰期时人类对环境的选择与适应和今后研究工作的着力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