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美丽富饶的嫩江,千百年来,她百折不回,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用辛勤的乳汁哺育着两岸的世代儿女。在这美丽的嫩江之畔,富饶的松嫩平原腹地,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畜牧业和渔猎业的五小民族——达斡尔族。五月的嫩江两岸,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早春时节,一年一度的达斡尔"苦木勒"节,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嫩江河畔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272.
不死的坏账     
我们不必再担心中国银行业的坏账,因为有处理坏账的不死鸟公司 国内最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理公司信达资产IPO在香港受到热捧。成为香港今年最大的IPO。信达以358港元的价格发行53亿股股票,在指导价区间上限358港元发行,5%面向散户发行.共收到了大约20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获得160倍的超额认购。  相似文献   
273.
岳州瓷因唐代陆羽的《茶经》而著名,但他眼中的岳州瓷与考古发现的岳州窑是不同的概念。陆羽对岳州瓷的评价主要基于质地和颜色两个标准,我们可根据这两方面特征来对照考古学上的岳州窑的产品。岳州窑是一个从东汉延续至晚唐、烧造规模逐渐扩大的民间窑场,包括湘阴窑和长沙窑两个前后相继的烧制阶段,大致可以8世纪中期的安史之乱为界。湘阴窑阶段以丧葬类明器和无彩青瓷为主,部分无彩青瓷中的精品在长江流域及中原北方高等级墓葬中常有发现,这类精品青瓷一直延续到长沙窑阶段,陆羽所见岳州瓷可能正是这部分无彩的精品青瓷。8世纪中期以后的长沙窑阶段在烧瓷工艺和装饰上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以生产高温釉上彩日用青瓷为主,装饰风格上出现了浓郁的西亚和中亚风格。岳州窑产品一直沿水路向外输出,范围由两湖地区逐渐扩大至整个长江沿岸、中原、华北、岭南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成为唐代最重要的民间贸易瓷窑。  相似文献   
274.
拉萨画廊     
画廊出现在古城拉萨街头,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这样算来,连成立最早的西藏展览馆画廊、布达拉宫画廊至今也不过是20来年的时间。20年间.拉萨画廊业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以八廓街为中心就开设有规模不等的几十家画廊,并已逐渐成为四方游客感兴趣的观光点。  相似文献   
275.
张振群 《江淮文史》2007,(2):134-145
张友鸾,李大钊的学生,早期报业名家邵飘萍的高足。在新闻界出道很早,是我国第一代受过正规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报人。20岁开始新闻生涯,最早在邵飘萍的《京报》创办《文学周刊》,李大钊委任他为《国民晚报》社长,头角峥嵘名噪一时。他先后在14家报纸工作,人称“办报奇才、全才”,与新闻界名作家张恨水、副刊圣手张慧剑并称“新闻界三张”。  相似文献   
276.
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资料,对安徽繁昌县汤家山出土的鸟形饰的用途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鸟形饰即钟磬乐悬梁架—簨虡的端饰。同时,作者还讨论了另外一种簨虡的装饰—业,并甄别出两组早年出土的相关实物。本文写作也提醒在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重视簨虡装饰的识别。  相似文献   
277.
江阴蚕种场,原名大福制种场,由民族工商业家宋楚材始建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江南重要的蚕种基地。该蚕种场的建筑设计独特、内部结构合理,自建场以来一直延用,至今仍发挥着育蚕种的功能。它是目前保存完整的反映我国蚕桑业的专用建筑,也是一处构造设计独特的民国建筑,为研究我国蚕种培育技术和蚕桑业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278.
何鸿燊曾振振有词地反击别人的指责:“我从来不认为开赌场是一种罪恶,我不认为自己应该负上黑手党之类的污名……我做了那么多的善事,什么都可以补过来”  相似文献   
279.
今天的手机市场和10年前的有太多不同,但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再也没有所谓的“手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  相似文献   
28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目资纱厂正式开始在华投资设厂,这是日本纺织资本巨头为把已失去竞争力的10至20支粗纱转移到中国生产而实施的一项经营战略。但是,在粗纱供应过剩引发“1923年萧条”之后,上海的日资纱厂开始转产附加价值更高的40支左右细纱,并于1927年9月一举加快了这次生产调整的步伐。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生产改良土布而繁荣一时的高阳织布业所需的40支左右原料机纱,至此主要由上海日资纱厂供应,而此前一直垄断市场的日本进口机纱则受到了抑制。后来,不断追求更高附加价值的在华日资纱厂又把更多经营资源投向兼营织布部门,1930年前后,其产品也由粗布(sheeting)转向更高级的市布(shirting)。于是,曾是高阳织布业原料细纱供应伙伴的在华日资纱厂转化成了生产改良土布竞争商品的强有力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