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篇
  免费   0篇
  2277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之夜  紫云  恒伟 《旅游纵览》2008,(5):18-21
<正>印度舞享誉世界,因此它是印度旅游业中最大的观赏篇,是印度一道最绚丽最古老最文化的风景。——题记印度是可以把舞蹈当成一个国家鲜明的符号的,印度舞蹈可以直译印度悠久的历史、缤纷的文化、多姿的风情。  相似文献   
62.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以李白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明王朝宣告覆灭。当农民起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以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代表的明将——汉族官僚、地主分子却利用当时变幻莫测的动荡世局,与清军相勾结,对农民起义军进行疯狂的镇压。清廷眼看明王朝大势已去,便将对付明朝的力量转而对付农民起义军,并联合明朝的汉族官僚、地方中的投机分子,形成一股势如破竹追剿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势力。  相似文献   
63.
在天堂狂奔     
江鱼儿 《旅游》2001,(7):20-23
在四姑娘山,当地藏民告知、沿长坪沟一直往北上行,其间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全程100多公里,快行5天的时间,能够到达理县米亚罗景区的毕棚沟。这条探险路线只有当地一两位藏民为采集珍贵的药材曾经走过,充满危险,但沿途却是难以形容的美丽。  相似文献   
64.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会同楚雄州博物馆,在云南省永仁县菜园子和磨盘地遗址的联合考古发掘从2001年3月12日开始至4月30日结束,历时一个半月。发掘面积约400平  相似文献   
65.
66.
杨建光 《旅游》2000,(1):36-37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有一片近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戈壁。它横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6县市.这就是全国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广阔的地域、稀疏的植被、低缓的山脉丘陵和五彩缤纷造型怪诞的雅丹地貌加上众多的野生动物构成了一幅浓彩重墨的西...  相似文献   
67.
姜将 《云南史志》2000,(4):33-38
云南地质矿产局印刷厂隶属于云南省地矿测绘院。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的各类技术人员30人,具有印刷高级技术等级操作证书的10人。现有厂房面积4000m^2,拥有综合实力较强的排版、照相、制图、印刷、装订设备80余台(套),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能力较强。年产值近1000万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健全配套的运行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68.
李祥 《云南史志》2000,(6):23-27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大姚县委响亮而坚定地提出一个战略目标,即:建设“生态经济大县,资源开发强县,民族文化名县”。这个新世纪发展战略,既符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精神和省委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同时,又符合楚雄彝州建设文化大州和大姚县的实际,也是大姚人民的共同愿望。怎样建设“民族文化名县”?用民族文化产业推动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把握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滇诗丛录》是《云南丛书》的一部未刊稿,手写本。连目录一卷,共101卷,现藏云南省图书馆。  相似文献   
70.
南诏奉圣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歌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南诏,是公元8~10世纪,在云南建立的奴隶制地方政权。其统治时期,是云南政治、经济、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歌舞艺术方面呈现空前的繁荣,对云南歌舞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