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为这次会议作了充分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召开30周年。改革开改30年来的历史证明.这是两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许多人知道三中全会,但不知道三中全会只开了5天,何以能解决那么多的问题。真实情况是三中全会前开了一个36天、规模很大、规格很高的中央工作会议,时间是三中全会的7倍,为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以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见证人、资深学者于光远对这段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2.
吴象 《炎黄春秋》2016,(4):84-89
正这本书是30多年来陆续写就的怀人记事的辑集,有些曾在刊物发表,大部分未正式面世。2005年,曾把当时已写就的11篇编过一个集子,名为《好人一生不平安》。这次,将这11篇文章略作修改,与2005年后又陆续写的17篇共28篇文章集在了一起。关于耀邦同志这篇,有两三个内部刊物曾转载或摘登过,范围都很小。后来纪念文集出版  相似文献   
13.
胡澄同志寄了最新的一期《北京党史》给我,上面登了龚育之同志写的《听毛泽东谈哲学》,是一篇问答式的文章,所谈的主要内容是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开会的地方接见一个写作班子谈话的情况。这个班子是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9日上午10时20分--11时50分 地点:北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华国锋家中 问:从上次(1997年11月)见面至今已有二年多没有见面了,再来看你,身体怎么样?现在社会上出现一些书,专门写粉碎四人帮的经过,有的是有事实根据;有的是互相传抄;有的则是胡编乱造、歪曲事实、添油加醋,弄的真假难辨、混淆听闻。特来看看你,并澄清一些重要事实,以正听闻。我并从书店买了两三本书送给你看看,就可看出这方面情况。去冬纪念三中全会20周年以来,有些书讲的比较符合实际了,例如于光远写的这本专讲三中全会前中央工作会议的经过,是从实际出发的,特送你一本看看。当然,他对你也有批评,但基本上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王凡 《名人传记》2015,(1):4-10
因文相交 1995年1月,我的《知情者说——与历史关键人物的对话》之一出版后,《中华读书报》转载了部分篇章和段落,其中有一段内容为中共中央主席办公室政治秘书、毛泽东的英语老师林克,叫忆毛泽东关注基本粒子研究的情形,叙述了毛泽东邀请于光远、周培源到家中漫谈一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科学的春天到来的神州大地上出现一件怪事:以"耳朵认字"为起点,逐渐演化为"人体特异功能""人体科学"的一股风潮。我当时是《人民日报》分管科学的记者,亲历此事。"耳朵认字"是从《四川日报》1979年3月的一篇报道发端的,受到当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支持,很快传遍全国。一时间,什么"耳朵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13年11期刊登的吴象口述、吴阿丽整理《悼于光远老》一文,提到"一次开会","这个会召开的准确年月记不准了,是社会科学院为他从事科学活动四十周年举行纪念座谈会"。这个记忆有误。于光远与钱三强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学期间,就开始参加学术与科学活动,这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有半个世纪了。查《马克思主义研究》1987年1期刊载的刘士定、胡敬萍《于光远学术思想讨论会召开》一文,1986年12月12日至14日,理论学术界在北京召开了"于光远学术思想讨论会"。讨论会分  相似文献   
18.
1987年上半年,中顾委开了两个“生活会”,批评帮助于光远(见本刊2013年第12期)和张光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纠正1958年“大跃进”运动以来,全国农村普遍泛滥起来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等歪风,在196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61年1月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调查研究。他在总结几年来的沉痛教训时提出,做好工作要有三条:一要情况明,二要决心大,三要方法对。情况明是第一条,这是一切的基础。情况不明一切都无从谈起,这就要搞好调查研究。他提出,1961年要成为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张锡昌、王寅生、孙晓村、秦柳方、陈洪进等人皆是无锡人。其中,陈翰笙被称之为当代经济学家之父、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先驱;薛暮桥,孙冶方被称为我国经济学界的“四大名旦”(另两位是许涤新和于光远);钱俊瑞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