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胁迫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影响研究进展与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开发在带来乡村经济振兴的同时,更多的是胁迫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产生反应或功能失调,进而导致乡村文化的受损甚至消亡。通过国内外乡村旅游地文化影响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和研究评述,本文发现当前研究缺乏基于文化胁迫视角的理论框架、文化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及量化表达薄弱。在系统回顾胁迫生态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其应用在乡村旅游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的胁迫模型和胁迫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影响研究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最后从时间-空间-社会维度出发,构建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以期为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2.
余桂芳 《史学月刊》2004,(11):123-125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红色根据地的过程中,为了能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取得的胜利果实,党在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展开了政权建设和制度创建。各根据地的政治制度建设一般都从区、乡开始,逐级向县、省扩展,最后形成了统一的根据地政治制度(即全国苏维埃的建立)。乡村政治制度是直接管理和控制民众的基层政治规范体系,它运行的稳定和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根据地建设的成败。本试以闽西根据地为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乡村政治制度的创建进行一下粗浅的考察。  相似文献   
963.
近代以来,在急剧变动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加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正在疯狂地吞噬着农耕文明,乡村社会正在成片地急剧消失,作为整个人类摇篮的、绵延了数千年的带有中古韵味的原始村落正一个个地被五光十色的现代建筑群所取代。虽然中国迟缓的近代化进程远不及西方那样,对乡村社会形成强劲的冲击并彻底改造传统乡村结构,但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中,乡村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和孕积的矛盾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其实,现代化给乡村社会带来的持久冲击和无尽的困惑依然存在。这是我们今天也不能等闲视之的问题。刊发在本期“乡村史研究”的一组文章,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值得珍视也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观点。诚如本栏论文所言,历史研究者的优长则恰恰在于能够超越具体的理论模式,“拥有比当时的学者、思想家或政治家足够的历史检验认识的高度。因为他有着在历史演进与模式成败之间充分比较的认识条件”。我们期待着这一研究的深入,更期待引起更深层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964.
翁有为  徐有威 《史学月刊》2004,(11):111-115
中国的乡村问题研究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的热点。从历史学的学术层面研究、探讨中国近代的乡村问题,是历史学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回应和关照。和以往关照乡村的会议不同的是,这次会议以乡村权势问题为重心,从实证的角度对近代中国乡村权势问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其学术意义和现实关照价值甚明。  相似文献   
965.
王泉根 《民俗研究》2004,(2):198-203
如果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这棵大树的根系总是深深地扎在民间沃土之中,根扎得越深,枝叶就越挺拔、茂密、向上。“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有感于此,因而提出文化有上层、  相似文献   
966.
朱喜钢  张京祥 《人文地理》2004,19(1):F002-F002
1990年代以来,西方人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和化转型。中国不断的改革开放和更加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需要人地理学家面对国内体制转轨和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人地理学发展接轨与兼容的人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了进一步交流人地理学研究进展:探讨人地理学研究前沿问题,加强人地理学国际合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合作局于2003年12月10—11日在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举办了“人地理学研究前沿问题学术沙龙”。  相似文献   
967.
阳泉市赛鱼村,原属平定县管辖。村里有一所院子,是当年的平定第五高小。院子由一个大院和四个小院组成,整体呈“器”字型。大门在右下角的小院。门楼上赫然刻着两个大字:耕读。进得门来,往前走上一个台阶。是第一座教室。从这座教室门前拐弯向里走,即是大院(正院)。大院靠西是又一座教室,习惯上称大教室。  相似文献   
968.
969.
《山海经》中的地理信息,从本质上说,是真实有据的。只不过限于先民既无科学的测绘手段,又经代代口耳相传,真实中又不免混有很多错乱。本试以“海内昆仑之虚”周围所出诸水为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0.
蒋宝麟 《史学月刊》2008,1(5):77-85
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乡村建设运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的同时,一场知识界关于乡建运动的思想论争也随之而来.而且,这场历时持久的论争呈现出主题含混、支题芜杂和论争阵营划分相对不够"清晰"等诸多特征.对乡村建设运动批判最力的是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主的左派知识分子和具有很强"西化"色彩的陈序经等人.他们的主要批判对象是晏阳初及其领导的"定县实验"和梁漱溟及其"邹平实验".这场论争的焦点是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及态度.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对立的双方亦有不少相近之处,而且被批判一方的内部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