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伴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乡村危机日益凸显,并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东方杂志》是其代表。社会转型的需要与国际视角的驱动使得《东方杂志》对乡村问题尤为关注。它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传播方式多样,其中农村社会调查和文学形式成为其最贴近乡村生活的具体表达方式。这种积极的关注和传播,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与民众在解决乡村问题上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2.
<正>方足布是铸行地域最广的战国布币,也是存世数量最多的一种战国布币,铸行于战国中、晚期的三晋(魏、韩、赵)、两周和燕地。主要特征是首、肩、足的拐角均呈方形,平裆,正面中间铸一竖线,中线两侧为文字,背面除中线外,两侧也各有一条斜线,并铸有外廓线。其中束腰的方足布是战国晚期燕地的铸币,亦称燕布。同时,方足布也影响到南方的楚国,在楚地诞生了楚布。本文先叙述三晋、两周的方足布,余者在"燕布和楚布——读先秦布币(六)"中再叙。  相似文献   
993.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整体衰败,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所谓"救济农村、复兴农村二语,渐已蔚为时代潮流……国家内政,除以农村为全部施政之对象外,更有何事急于此者!"①1933年是"农村复兴"思潮事功显见的一年,以国民政府行政院之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成立为标志,"举凡政府机关,有识之士,无不以此为当务之急"。②此后,整个知识界和政界的热议主题无不以"复兴农村"为旨归:"一九三四年中国学术界所贡献于农村问题者,可谓空前,时髦所至,人人以谈农村问题为荣,一变从事憧憬都市文明之正面  相似文献   
994.
在杭州郊区,有一片村落,看似非常普通,与其他常见的村落别无二样,但却吸引着杭州以及杭州周边的人们频频造访,春日踏青、夏天避暑、秋季赏桂、冬日问雪,无论什么时候,这里总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模样而这处深受人们喜爱的『世外桃源』恰巧也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龙坞,寓意神龙潜隐之所.  相似文献   
995.
后窗 资讯     
《风景名胜》2014,(10):176-178
泰顺县氰温泉 户外温泉对外试营业 由温州氡泉旅游置业有限公司按五星级温泉度假标准投资建设,集休闲、度假、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大型露天氡温泉度假酒店干9月28日对外试营业。度假村内设有特色中西餐厅、艺术公社、茶室、书吧、酒吧、商业街等。其温泉中心.总面积占地4万余平方米,最多可同时容纳3000人浸泡,室内设有现代化多功能水疗池、功能种类齐全的汗蒸浴,7个温泉泡池;室外设有九大功能区,共计62个主题汤池。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追述历史的角度,全面介绍1931年日本侵华后,发生在哈尔滨市平房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侵华日军第"731"部队以活人作为进行细菌武器和其它相关研究的活体实验"材料",其手段残忍是人类历史最黑暗的一幕。文章阐述认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强调其抢救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2012年已被国家列为申遗预备名单)。哈尔滨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31"遗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房地区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位置相对独立,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城区。如何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运用科学理念研究城镇布局,强调保护好"731"旧址和历史格局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规划概括为"三轴,两园,两带、两馆"的保护框架体系和基本发展思路。结合新形势发展,探讨名城保护新格局,形成哈尔滨市域范围内"731"旧址系列旅游线路,促进平房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张州 《旅游纵览》2014,(11):176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信阳市浉河区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以发展旅游为依托,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浉河“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998.
李盈 《旅游纵览》2014,(11):210-213,21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对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强调回归自然,享受田园休闲的乡村旅游受到追捧,可以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成都市三圣乡“五朵金花”是四川省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的典型,近年来随着三圣乡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利益群体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渐渐浮现出来,本文立足于三圣乡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和访问对三圣乡“五朵金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质性研究分析,从而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的转型升级策略,旨在对三圣乡和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叶春东  周维 《旅游纵览》2014,(11):24-25
中国的乡村旅游史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成都近郊的郫县农科村,以农家乐为代表和以传统农业园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开始了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探索,开始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但是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规模限制性强、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乡村旅游急待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引入综合体的概念,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旅综合体的新概念,对农旅综合体的内涵及其主要类型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中国第三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00.
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生者出于义务或者孝道安置死者的一种仪式,还是表征人类文化生态信息的重要载体。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民间丧葬文化发生了很多变迁。文章就豫南皖西地区龙口镇1990年前后丧葬民俗事象的变迁进行深入研究,藉此探讨豫南皖西地区文化生态嬗变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