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陕西史志》2005,(4):62-62
2005年7月26日下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田嘉在出席全国地方志系统旧方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期间,专程到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考察指导工作,并看望了全办人员。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孙亚伟就修志工作情况、修志队伍培养、区县第二轮修志工作等做了专题汇报。在听取汇报过程中,田嘉对方志理论研究、年鉴的编纂和经营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期间,田嘉还就地方志工作立法问题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相似文献   
52.
姚强 《炎黄春秋》2005,(10):51-53
我的母亲李玉盈,1903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与我父亲姚继鸣结婚。姚家系汉旗人的后裔,清王朝覆灭后,家境开始败落,举家移居到姚家祖坟所在地京南姚家坟村(现属十八里店乡)。母亲来到这个家庭,便承担了沉重的家务,默默地履行做儿媳、妻子的“职责”。当时父亲在城里一家印书局里做工,由于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毅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36年到达延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3.
古谢邑地望在何处, 影响较大的有南阳说、唐河说和信阳说三种不同观点。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谢邑故址当在河南南阳县, 即今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笔者通过对《诗经》中所反映的古谢邑地理形势的分析, 以及《水经注》、《大清一统志》等文献材料中所记的谢水、棘阳故城、新都故城与谢邑的相对方位的辨别, 再联系相关考古材料认为谢邑故址当在今唐河县郭滩乡古谢庄一带。  相似文献   
54.
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致以王安石变法为分界点,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宋朝政府在乡村中增加了大量协助地方政府工作的管理者——以吏民身份在官府服徭役的乡役人,即乡役人的数量有了明显增长。倘若以唐宋对比,这一增长更加明显。这是宋代也是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中的一大变化。它反映出在国家财政困窘和基层社会混乱的巨大压力下,两宋出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延伸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显现出唐宋之际社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变革。  相似文献   
55.
《江苏地方志》2009,(4):62-62
江苏省方志馆是集方志的编纂、收藏、研究、利用和展示于一体,展示我省方志文化深厚底蕴的窗口。目前江苏省方志馆开馆在即,急需大量地方文史资料丰富馆藏,服务读者。为此,特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方志界征集相关资料,请予支持配合。  相似文献   
56.
刘柳 《丝绸之路》2009,(22):81-83
海派小说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关注生活在都市中的男男女女,他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自然就成了小说的主题。海派作家笔下的女人们,或多或少都带有悲剧色彩。本文试选取生活在旧上海的男人对于女性的影响这一特定角度,来分析作品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7.
洛阳景教经幢与唐东都"感德乡"的胡人聚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洛阳隋唐故城建春门外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经幢残件、洛阳龙门东北平原感德乡出土史乔如墓志、安思泰浮图、康法藏祖坟记、安菩萨墓志、阿罗憾墓志及龙门北原出土的阿史那感德墓志的记事,指出唐朝政府在洛阳城外东南方一带专门设立含有怀柔意味的"感德乡",正是出于安置当地人口众多的胡人部落的需要.洛阳景教经幢在当地的出土,恰恰折射出当年这一带的夷教信仰正因胡人丛聚而孔炽一时的历史情态.  相似文献   
58.
明代县以下区划的层级结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县以下层级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在南方江南地区和北方黄河流域尤为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不同。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多采用乡一都一图三级制,北方则多为乡——社(里)二级制。就不同的层级而言,乡、都、图又有不同的行政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9.
"丘"非"乡"而为"里"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海燕 《史学月刊》2003,(6):123-124
~~ 名称 ?笔者认为 ,此处“丘亭”与“乡亭”的说法有类似之处。“乡亭”之名屡见于《汉书》 ,“乡”为地方行政组织的名称 ,则“丘亭”之“丘”是不是也可以作同类解释 ?故顾炎武《日知录》在此条下云 :“又必有人民 ,如今之镇集。”即顾氏以“镇集”释“丘”。再以息夫躬的情况而言 ,他为食邑千户之宜陵侯 ,虽被哀帝遣就国 ,怎能住到一个“空亭”、“野亭”之中 ?因此此“丘亭”之“丘”应为当时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之名称。另外 ,还有一条史料也可以为此提供佐证 ,《史记·高祖本纪》云 :“汉王……引水灌废丘 ,废丘降 ,章邯自杀。更名…  相似文献   
60.
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徽州是聚族而居宗族发达的地区,明代中叶徽州的个别宗族尝试制定族规、设立族长而组织化,嘉靖时期随着明朝大力推行乡约,徽州地方官要求宗族设立乡约,不少宗族的绅士与首领也在宗族内部贯彻乡的,设立约正,制定族规,宗族被组织化。宗族组织化的实质是宗族乡的化,对基层社会的影响重大,而且加强了宗族与官府的互动关系。明代的宗族乡约化,也是以宋儒重建乡里社会秩序、移风易俗的主张深入基层社会为历史背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