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喜看神州百强业,放歌长策富千乡。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掀起认真学习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我国方志界应积极抓住机遇,在如何掌握与运用十八大理论,创新促进方志年鉴文化在推动各地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中得以发展繁荣。和谐美政开新局,科学良谋促小康。本文阐述方志年鉴文化近10多年来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各地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积极促进全面建设"四位一体"小康社会。今后方志年鉴文化应再接再厉,贯彻十八大理论,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在编纂好各类地方志、年鉴和"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中,积极促进全面建成"五位一体"小康社会。特色理论为引领,志鉴学科创新程。这是《中国现代方志学》的一个新创意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在学科体系建设中,方志年鉴学说应用理论的拓展与丰富。  相似文献   
72.
在印度的宗教中存在着很多四臂神祗像。如果说宗教中一般的人形像还很难辨认出它是否具有神性的话,那么具有四臂的像就能肯定它是存在于宗教或神话里的神了。而且"四臂"是最简单的添加,也可以说此是造像神格化的起点之一。从婆罗门教到密教,构成了四臂像发展的主线。中国也有一些四臂的神像,究其渊源都来自于印度。而中国四臂像分布较少,也说明了中印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相似文献   
73.
绵竹宋代瓷器窖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绵竹城关胜利街发现一处宋代瓷器窖藏,内有观音像、瓷三足炉、瓷瓶、黑釉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4.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和《重修皇庆寺记》碑是敦煌莫高窟保存下来的两块非常珍贵的碑石,两块碑中都记载有元代沙州路河渠司下的李世荣,而李世荣的身份是画工,《莫高窟六字真言碣》中央的四臂观音像就是由其所绘,奢蓝令栴所刻。又《重修皇庆寺记》碑所载重修皇庆寺时所绘的壁画及该碑碑阳首上的二龙戏珠图也应是李世荣等人所绘。  相似文献   
75.
民元国旗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旗往往是一种精神、思想或主义的象征。民国建立前后,围绕采用什么样的旗式作为国旗,曾有一场严重的斗争。武昌首义的湖北革命党人主张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主张以青天白日旗作为国旗;而聚集在上海的革命党人宋教仁、陈其美等与一些立宪派人士,则议定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作为国旗。最后,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并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令施行。国旗主张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也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侧面,为我们认识民国建立前后的政治格局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76.
三足凭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家具,由圆弧形的几面和三条几腿组成。作为明器,它主要集中出土于六朝的墓葬之中。作为一种低矮型的家具,三足凭几常与席、床、榻和牛车等搭配使用,不仅可以使用在身前用于扶持,还可使用在身侧和身后作为凭倚。它不仅具有极强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隋唐开始,伴随着中国高型坐具的普及与发展,三足凭几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其独特的造型与结构却影响了随后的高型坐具如扶手椅、圈椅的形态特征,使其具备了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三足凭几所蕴含的设计智慧对于中国高型坐具的本土化发展起到了潜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日本不断发现三足鬲形陶器,日本学者对其是否与中国大陆古代的三足陶器联系持审慎的态度,认为应该避免过早地下结论,尚需资料的进一步积累,以期与中国大陆的鬲作更深入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8.
国旗是神圣而庄严的,它是国家独立的标志。国旗的图案和颜色都有特定的含义,往往是为了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每个国家国旗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通常随着政权的更迭而变化。  相似文献   
79.
马骥越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1):35-45+108-109
本文以清宫所藏三件六世班禅进献的外国文物为中心,梳理了礼物的来源及进献的时间、背景,以及乾隆帝收到礼物后如何进行改造、仿制与供奉。作者认为,三件礼物进献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月二十七日,同六世班禅当日的传法活动有关,很可能是通过东印度公司订购于印度。  相似文献   
80.
马竞先 《丝绸之路》2012,(21):57-57
访胜十八涧,浅涧漱清流。 谷深山径窄,树密鸟声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