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梦圆喀什     
烈士陵园扫墓 2013年9月20日,喀什疏勒,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恭恭敬敬地放上了我们的鲜花篮。 1968年之后,修建中巴国际公路的部分牺牲同志埋葬在这里。 花篮是农三师为我们准备的,尽管没来得及写上文字,但是却很合适,这座占地50亩的陵园长眠着20世纪60年代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80年代阿克陶县巴仁乡“东突”反革命暴乱中牺牲的我军烈士,以及入口处说明上未标明的中巴公路战友。  相似文献   
62.
艰苦坚持1935年早春时节,江西井冈山上的丛林枝头又泛起一层新绿,那嫣红的杜鹃和洁白的木兰,在习习春风中竞相怒放。这天,曙色初露,一株高大的青松下,立着一位中年军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他刚刚打完南路武当拳,又做了几次深呼吸,只觉筋骨舒畅,神清气爽,驰目远眺,放眼五哨。这时"登登登",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快步跑上前来报告道:"陈司令,部队给养日趋困难,昨天夜里奉命下山去搞武器弹药、油盐粮食的同志都打着空手回来了!"这陈司令是谁?就是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  相似文献   
63.
中法战争中,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主持军务,坐镇後方,指挥调度,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为时人和後人所津津乐道。但是,在这场战争尾声的中越勘界中,他的作为却较少被人关注。其时张之洞奉命会勘中越边界,虽然并非主事者,但敏锐地认识到勘界事关国家安危与领土主权,任务重大,影响深远,不容有失。他着眼全局,不仅勘界前密陈机宜,建言献策,而且对於所辖广西、广东界务尤为究心,协助勘界大臣邓承修较为顺利地完成勘界任务,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张之洞也见证和体验了对外交涉的艰辛与无奈,认识到涉外事务与国家的强弱有关,并趋於理性务实。这对其完成从词臣到疆吏、由清流入洋务的大幅转身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4.
《湖南文史》2014,(2):38-39
近来,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继续在中越边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些地点侵犯中国领土,阻挠我国边民的生产活动,干扰我边防战士的正常巡逻。  相似文献   
65.
1985年7月3日,一中队捕俘组出发前,大队和中队领导与全体成员合影送行(后排左起第四位为白绍珍)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镇西南5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以后,越南政府秘密派兵侵占老山。1984年4月,我军收复了老山和者阴山,中央便先后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轮流参加“两山”地区的自卫防御作战。  相似文献   
66.
正问1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访的保加利亚总统普列夫内利耶夫在会晤后共同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共和国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随后,两国元首又共同见证了两国政府海运协定、互设文化中心备忘录等合作文件的签署。这一系列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保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7.
周波 《神州》2011,(29):40-41
教学中社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课程与生活、知识与经验等二元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从根本上剔除的。一位优秀的教师是要承认二元的存在,同时又协调二元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时常讲的"对立统一"。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做到"对立统一"是一个极好的方法。无论运用何种手段,只要能够打破教学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任务和结果的单一性,真正做到"社会即学校"、"以学生为师"、"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这就叫"无边界学习"。"多媒体技术运用"和"远程教育"都不能讲是"无边界学习"。  相似文献   
68.
达旺历史归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门隅地方古代史是我国西藏地方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西藏地方史一道融入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史的进程之中,达旺成为门隅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英国入主阿萨姆后在相当长时期内沿袭了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坡脚的传统习惯线.1910年英属印度提出战略边界计划,谋图将传统边界线北移至山脊,目的在于建立封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防火墙.英国对战略边界在达旺地区的走向多次修改,但根本目的没有改变,是在不同形势下出于维护对印度殖民统治需要而做出的扩展或收缩的调整,战略边界计划及有关活动是英国单方面作为.直至1951年中国西藏地方政府仍然对达旺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69.
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关键位置上,通过百年来沙漠-黄土边界带概念的形成考察,从学术史上获得该论题蕴含有过渡带、敏感带、生态交错带内涵,这是众多学科研究意义所在。明代为防御元蒙势力,沿长城地带实行军屯,清代限于人口压力和财政因素,从长城内到长城外,将"变刍牧而桑麻"的活动扩展到大半个高原。汲取学术界已有成果,尤其是以长城作为判断毛乌素沙地南移及其与明清垦殖活动关系的一种考察方式,在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走向和幅度上,认为自然因素更显重要。尽管人类利用土地的形式和规模在逐渐升级,但在明清时期的演变过程中,仍只是作为荒漠-草原彼此进退的一种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观,各王朝所持有的是天下观。即在法理上,中原王朝并不认为天下有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国家。这一观念自先秦时期奠定之后,影响深远,即便是由传统的"蛮夷之邦"入主中原的王朝也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政治观念。但是,天下观在其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却不得不每每面临诸多强大对手的挑战。因此,每当此时,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就有了一定的边界含义。不过,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边界出现于清朝。即当清朝面临沙俄这样从未接触过的具有全新文明的强大对手的挑战时,近代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才最终形成。换言之,只有当中国面临的对手足够强大,或者说其文明受阻于强敌时,天下观才转为国家观,有边无界的状态才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