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0篇
  2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雷金息 《旅游纵览》2010,(12):64-66
<正>充满诗意的归春河在千岩万壑中划开了中越两国的界限。从广西靖西县流出途经越南后,又折回广西,在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高浦汤岛遇到断崖跌落,形成了瀑布。中国境内的称德天瀑  相似文献   
52.
尔豪 《文史月刊》2010,(1):73-75
隔离围墙是指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相交之处,为了防止人们跨越边界而建造的围墙或类似设施。这些围墙通常是依据测绘学上的国境边界所建造。最著名的例子可算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建;近期的著名例子则是将德国分成东德与西德的柏林墙。  相似文献   
53.
《南方人物周刊》2010,(44):82-82
25年前,他们远赴几千里外的中越边境,在湿泞的热带雨林和轰隆不绝的枪炮地雷中,为祖国而战。随行战地记者李玉谦用手中的摄像机纪录下他们的生活和一场25分钟牺牲了16人的“122”战斗。  相似文献   
54.
川滇边界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调查分析了川滇边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主要类型以及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廷诏令乌拉总管穆克登勘查中朝边界本国一侧,途中于鸭绿江、图们江正源分水岭———小白山山顶凿立高约3尺、长约2尺的查边纪念碑一通,碑文为“大清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该碑史称穆克登碑(即外方所称白头山定界碑)。由碑文内容可以明显看出,所谓“白头山定界碑”本来是清朝政府派员自行勘察中朝边界中国一侧的一座碑刻纪念物,而决非中朝边境的“定界碑”,但由于外方对这一历史事件及碑刻的曲解,后来竟成为清代以来中朝边界争议的一个焦点,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白头山定界碑》一书是这种探讨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56.
霍仁龙 《近代史研究》2023,(5):101-114+161
近代英国所建构的中印边界殖民话语是其蚕食中国藏南地区领土的重要借口。在察隅地区,英国从19世纪初期至1914年以非法调查和地图测绘为手段,以山地部族的历史归属及山地部族与藏人的边界位置为对象,逐步建构和发展了有利于其侵略扩张的中印边界殖民话语。与此同时,英国不断将中印边界线向中方一侧推移,最终于1914年提出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它在察隅地区的走向,对此后的中印边界争端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近百年间英国蚕食中国察隅地区领土的历史过程的考察,可以驳斥英国和印度非法侵占我国藏南地区领土的所谓“证据”。  相似文献   
57.
韩中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两国交流连绵不绝。交流包括着文物交换和人物来往。无可置疑。这种交流必定经过一定的通路才能实现。从两国在地理上的毗邻关系来看,通路须有两条。一条为陆路,另一条为海路。  相似文献   
58.
随着博物馆馆际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文物藏品的安全运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运输中保证文物藏品的安全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值得博物馆从事文物安全保护的人员去探究。本文将从博物馆安全保护人员的角度,以藏品的陆路运输方式为对象,从运输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运输中安全控制、到达后的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去探讨文物藏品运输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9.
中朝之间的东段边界,大约从渤海时起,至元朝初年约千余年,基本稳定在朝鲜成兴以南的定州、宣德、元兴三关及都连浦一线。元朝建立后,元与高丽的东段边界南移至朝鲜铁岭一带。中朝边界北移改为西以鸭绿江、东以图们江为界始于明前期。  相似文献   
60.
解放前,越南人民领袖胡志明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在中越边境龙州县一带搞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当局追捕,在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情况下闯入农吉政家得救,后来便结拜成亲密兄弟,成为中越革命情谊的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