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经盛鸿 《民国档案》2005,1(2):98-104
1939年10月日本当局在南京组建"中国派遣军"后,由新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华中日占区发动与推行了一场"东亚联盟"运动.它既是石原莞二在"9·18"事变后提出的"东亚联盟"理论的实施,又是日本当局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摆脱对华战争的泥潭,而提出的对华新的政治谋略运动.这场运动在华中日占区的起伏与变质,表明了日本侵华战争日益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972.
王海晨 《史学月刊》2004,44(8):36-46
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后,中日双方围绕“二十一条”中有关“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部分展开了长时间的交涉,史称“满蒙交涉”。交涉过程中,张作霖坚持抵制态度,并采取了为中央政府出谋划策、明应暗抗、以夷制夷和发展地方经济等具体措施,终使日本长期要求解决的“满蒙悬案”,一直“悬”到张作霖被炸。  相似文献   
973.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从西周、春秋战国到汉唐,再延续至明清等各重要历史时期的中国古代玻璃器,同时也收藏有若干古罗马、萨珊和伊斯兰时期有代表性的西方古代玻璃器,具备丰富的古代玻璃器器型和样式。本文以对馆藏古代玻璃器的梳理为源点,挑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玻璃器,串联起玻璃器发展的大致脉络,以期对馆藏中西方古代玻璃器进行初步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74.
“中俄伊犁交涉”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1881年俄中圣·彼得堡条约交涉史》的框架和内容,介绍了俄国学者对有关研究中俄伊犁交涉问题的史料的分类及其评估,介绍了研究俄中关系的视角和方法以及俄中两国学者在俄中关系性质问题上的认识分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有些观点不免偏颇,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75.
朱明月 《风景名胜》2021,(6):0139-0139,0141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艺术的发展依附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是其艺术的根源所在 , 是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基础 , 离开了文化背景艺术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意义 , 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形式体现出了事物的相应本质及其历史史实的相关逻辑 , 所以艺术和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976.
韩雪 《文博》2021,(1):53-57
本文认为陕西扶风所出西周铜器王盂,乃周王为"蒡京中寝"所作"馈盂"。中寝即西周王后居住的中宫。馈,则表明该盂为周王正配司掌馈食供养所专用。此篇铭文的重新解读,对探索西周王后之职以及相关礼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7.
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藏有一批不同文种的各类文献,它们是老一代敦煌研究人员、敦煌地区名人收集并捐献给研究院的,这其中就有不少回鹘文文献.本文将首次刊布这批旧藏中的两叶回鹘文《阿含经》残片,对原文进行转写和注释,并附汉文原文以资对照.  相似文献   
978.
《红旗渠》     
龙瑞  王珂 《百年潮》2016,(4):80+82
正(国画·2009年)美术点评这幅场景壮阔的山水画作品,选定"青年洞"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在构图方面,画家利用传统中国画高远、平远的透视方式,把多个场景汇集成一个巍峨的画面,把太行山和水渠的特征反映得更加全面、充分。画面中高山耸立,沟壑纵横,成千上万的修渠大军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画家通过对太行山险峻环境的营造,以表达林县人民开山造渠的艰辛。作品以单纯的水  相似文献   
979.
大足石窟遍布重庆市西郊大足县境内,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造像有75处。此文选择北山、宝顶山、石篆山、石门山、妙高山等五处纪年较多、保存较好的石窟寺,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将佛衣与菩萨衣分为两期,第一期约晚唐五代时期(约892-965),第二期约两宋时期(1078-1252)。晚唐五代流行中衣搭肘式和通肩式佛衣,承袭中原文化;两宋时期流行的露胸通肩式佛衣,反映了地方文化盛行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980.
杜佩红 《民俗研究》2016,(3):136-145
旗袍是二十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民国时尚女性最主要的服饰种类之一。辛亥革命后,满清的旗装曾经一度因为排满之风盛行而遭社会排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民族主义、女性解放及商业文化的推动下,旗袍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到1926年后,旗袍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开来,成为各阶层女性竞相追逐的服饰潮流,甚至在海外成为东方女性服饰的象征。从社会史视角出发,在满与汉、中与西、女性解放以及商业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复杂互动中解读旗袍的兴起、流行与形象演变,使我们可以从旗袍最终成为"民国范儿"代表这一历史现象中,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变迁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