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佚名 《湖南文史》2009,(7):10-11
缅甸政府在与这支国民党残军几次作战败下阵来后,向联合国控诉:“他们是一支拥有美式先进装备,有着十年军阀混战,八年抗日战争,三年内战经验的部队。”“金三角”北起中缅边境,西到萨尔温江,南至泰国清迈、清莱山区,东抵湄公河老挝丛林,像一个倒置的大三角,面积20万平方公里。作为全球毒品重要的生产基地,这里闻名遐迩。这个位于泰国、缅甸、中国、老挝交界之处的地区,除了有毒品,还有另外一群被遗忘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92.
北上赴考,这里有鸿儒的墨宝,书写着耕读传家的祖训。东渡传教,这里有名僧的足迹,诠释着友好往来的佳话。西去归仙,这里有高士的背影,演绎着寄情天地的理想。人文临海,一路书香;三教福地,步步莲花。  相似文献   
993.
“留中”指皇帝将臣属的奏疏不做批示下发而留置内廷。万历朝奏疏“留中”事例萌于神宗初政时期,万历中期以后趋于严重,成为凸显的政治现象。这一现象使得国家行政中枢的运转机制被破坏,政府功能亦随之下降。万历朝奏疏“留中”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后张居正时代国家行政中枢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君臣双方的严重冲突。奏疏“留中”既反映万历朝政治上层统合力之趋弱,又映衬出明代政治文化对君主绝对专制保留的些许约束,这种约束与明代士大夫的政治价值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这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反动集团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995.
康冀民 《百年潮》2009,(7):19-24
1971年至1979年,我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工作将近8年,了解并经历了很多事情。虽然已过去30年,但很多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将我  相似文献   
996.
一 中国方面的研究 (一)中日共同历史研究2010年中日关系史研究中,最具看点的莫过于中日两国学者对始自2006年底的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评价。2010年1月,中日两国各10位学者组成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在经过3年多的共同研究之后,宣布中日历史问题的第一阶段研究工作结束,并公布了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97.
历时三年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一阶段,终于在2009年12月宣布结束了。在三年的过程中,中日两国学者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以比较冷静的心态就两国关系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就其中部分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坦率的讨论,公布了研究报告。总的来看,学术界和舆论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的反映还是冷静的,说明大多数人对学者进行的研究采取了信任和肯定的态度。可以说,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为推动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98.
家有呆兔     
喻舟 《世界》2011,(1):199-199
当想到明年是兔年时,我意识到,那不是我家呆呆年吗?  相似文献   
999.
为什么旅行     
<正>前些天与大陆摄影团的同行一同去了台湾,拍到了满意的片子,零距离体验了台湾的民俗。短短的台湾10日行,让我的气色得到同事家人朋友的屡屡夸赞,自己也觉得神清气爽。好的气色,好的心境,除此之外,旅行还带给了我们什么?这个问题并非人人都能干脆明确地作答。事实上,即便是把旅行当做生活的职业旅者,也未必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目前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人的居地,并非夏后代之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夏之居就是夏后代之居.本文认为,从<逸周书·度邑篇>的文法和考古资料视之,<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都应该指夏人之居,而非周人的自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