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中外慈善团体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史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斯皮尔曼致贝克函 1939年1月28日尊敬的贝克先生: 斯摩尔①先生认为我们的工作一团糟,对他的这个看法我一点也不惊讶。 虽然本会已要求金斯伯格②先生担负起组织华德路138号新难民之家的责任,但是,星期三下午我们的经费即将告罄这一事实极大地制约了他的行动。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就是在把新的难民之家整理好后,我们能够给1000或1200名左右的难民一个住的地方。 从萨缪尔③爵士的电报中你会知道,我们现在是一切以资金为先。 现在,由我担任主席的这个委员会正在到处寻找资金援助。金斯伯格先生负责照看新的难民之…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历来是很重视音乐的,古代圣人将“礼”和“乐”相提并论,认为“乐”是“礼”的外化形成,可以育人之性情,荡涤人心的邪秽,感化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相似文献   
143.
周祥 《中国钱币》2000,(3):41-43
ang Hai Museum. 1998年7月,著名钱币收藏家施嘉干先生的夫人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施先生生前收藏的钱币4086枚(件)。这批钱币以中外机制银币为主,具有重大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施嘉干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钱币收藏大家(1896—1975),一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业余最大的爱好便是收藏和研究中外钱币。他1921年考取公费,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留学,在攻读结构专科硕士学位期间,施先生开始对钱币发生了兴趣,并参加了美国钱币协会。 几十年来,施先生自己的生活相当俭朴,却把通过建筑…  相似文献   
144.
西藏拉萨大昭寺藏鎏金银壶是一件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有关的重要文物。这件银壶被发现以来数有研究,学者们分别从造型、纹饰、工艺、来源等角度进行了讨论。本文将结合相关材料,通过对银壶的形制、纹饰及图像内容进一步研究,指出其应为吐蕃王朝后期西藏本土或邻近地区制造,并融合了多个文化系统的因素。多元文化因素的交织,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的结果。大昭寺藏银壶正从物质文化层面反映出了这种交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5.
徽学作为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国际化的显学。然而,和整体的中国史研究不同,徽学尚无一本被完整地翻译成英文的著作,只有零星几篇论文以英文形式出版,徽学国际化的范畴主要局限在日韩为主的亚洲地区。因此,对当前优秀学术成果进行英译,是扩大徽学国际影响力的必要举措。而在译介工作的初期,以西方受众为导向,选择"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及"中外合作,学者加盟"的译者主体,则更利于促进徽学在西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6.
周伟洲、王欣二教授主编的《丝绸之路辞典》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这是此前由周先生和丁景泰主编《丝绸之路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的增订本①,二者前后相隔12年。一部学术作品的再版本属稀松平常,但这部巨型的《丝绸之路辞典》再度问世,除了销售告罄的通常含义之外,它与当下“丝绸之路”表征的古典文化之兴盛景象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7.
<正>戈宝权先生以著名翻译家、俄国文学研究专家闻名于世。晚年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有"文化和友谊使者"的美誉,获得众多殊荣。他的外交生涯,亦灿烂辉煌,颇富传奇色彩。1983年,我曾建议他将其峥嵘岁月撰写成《戈宝权回忆录》,丰富国史党史,为后人留下珍贵记忆。  相似文献   
148.
在近代来华的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地记载了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却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多能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扶相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的社会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致使他们很多人“心系中国”。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社会取得成功,并非仅由于西方近代医学在治疗方面的优越及其个人的奉献精神,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良善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更重要的是,中国地方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随不平等条约而强行闯入的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文化反省。  相似文献   
149.
<正>2009年9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学  相似文献   
150.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5,(4):115-120
在津、徐两地召开的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研究留学生的会议——“留学生与中外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法、日、韩等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一百多位学就“留学生与中外化”问题提交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体现了如下特点:对留学史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了新的拓展;对留学生群体和个案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现代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学术理念上,则淡出了意识形态的制约,体现了研究的纯学术性;史料的运用也呈现出推陈出新的景象。选题视角开阔、观点新颖,体现了学术的创新精神以及同现实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