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周光坦,1900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安县(现湖北红安县),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时任工会纠察队小队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黄安县总工会组织委员。1930年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8团政委,后调任红11师政治部主任,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反围剿突围,西征入川。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周光坦调任中共川陕省委书记,后调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兼政委。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总卫生部政委。红军长征抵到达保安县(现志丹县)后进入红大(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军法处处长、129师卫生部政委、第18集团军卫生部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等职。①解放后历任中原人民政府民政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署中南分署副检察长(主持工作)、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  相似文献   
552.
综合鲁南地区四个龙山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情况来看,动物种属具有一致性的特征,除了本地区常见的动物外,还有一些属于现在南方地区的种属,表明在龙山时期本地区的气候条件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先民主要依靠饲养家畜尤其是家猪来获取肉食,同时也会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狩猎野生动物,捕捞水生动物来补充肉食;遗址出土的野生动物遗存数量较多,且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先民在这一时期对周围的环境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一般都会随葬完整幼年猪的下颌骨,显示了特殊的葬俗。  相似文献   
553.
在辽代大中型墓葬中,多流行使用阶梯式墓道,较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大型墓葬中所使用的斜坡多天井墓道,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契丹政权统治阶层墓葬的一个突出特点.墓道是墓葬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比分析较发现,辽代阶梯墓道具有形制、年代以及地域上的差异,通过对辽代阶梯墓道的考古学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辽代高等级墓葬在类型、演变、分布、源流等问题.以往学界对辽代阶梯墓道的专门性研究较少,本文拟在较为全面收集和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辽代阶梯墓道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54.
受中原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影响.舞龙闹元宵的习俗仍流传至今。在众多的龙灯中,长汀彭坊的刻纸龙灯以悠久的历史、讲究的舞龙仪式、独特的制作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  相似文献   
555.
渤海国在黑龙江流域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渤海国以唐制为基本模式,构建政治管理体制;在与汉族人的广泛接触中,不断吸纳儒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定期选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并将大量的文献典籍带到渤海国内,中原文化在渤海王国得到广泛传播,推进着渤海国的文明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56.
《华夏人文地理》2014,(2):26-30
公元1368年的秋天,当常遇春和徐达兵临大都城下时,他们不知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已经携家眷逃跑,留下一座空城……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曾为一己私利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失去天险后的中原步兵不得不用自己的身躯筑起抵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血肉长城。而这次,经历长达四百年的不稳定后,中原政权重新掌握了这片大地的统治权。元军撤退,所幸大都未遭严重破坏,改名北平。而明朝认为这位放弃了坚固城池的元朝亡国皇帝“顺应天意”,所以调侃他为元顺帝。  相似文献   
557.
赵氵阳 《文史天地》2014,(10):48-52
正民国乱战,当首鼠两端的小军阀遭遇翻云覆雨的小政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1929年,军阀重开战。冯玉祥和蒋介石这对各怀心机的盟兄弟终于公然翻脸,冯玉祥被"中正弟"冠以"勾结苏俄,叛党叛国"的罪名撤职并永远开除党籍;而"焕  相似文献   
558.
钱仁发  王吉怀 《东南文化》2012,(3):40-46,130
禹会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是我国目前发现并经发掘的最大的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遗存,被专家公认为"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禹会遗址的发现,一是弥补了龙山文化地域性空白,二是确立了龙山文化一个新的地方类型,三是对认识淮河流域史前时期文明化进展的程度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中发现的大型祭祀台基及台基面上的相关设施、与之相配套的祭祀专用通道,内涵丰富的祭祀沟,不同形式的祭祀坑,简易式工棚建筑以及复杂的器物组合等,都为考证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的"禹会诸侯"事件提供了证据,也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增加了新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59.
赖广昌  木子 《旅游》2012,(8):10
汉族客家人凡华厦落成,屋主往往会在大门上端镶嵌上一块门匾,其常为长方形,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是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如:姓黄的写"东观流薇";姓余的写"新安垂风";姓吴的写"三让传家";姓胡的写"苏湖世第"。此外,还有"清白传家"、"曲江世第"、"天禄遗风"等门匾。  相似文献   
560.
王元林 《北方文物》2012,(2):102-105
正高句丽是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古老而有重要影响的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高句丽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中国东北、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汉江流域等广大地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大量文物,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