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仅指今天的印度,还包括不丹、泥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大约公元前2500年起,印度河流域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创造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灿烂辉煌的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32.
《中国国家旅游》2016,(2):26-26
自从敦煌藏经洞和莫高窟被发现后,来自世界各国的探险队和寻宝者就将其所藏的艺术源源不断地带往自己的国家,因此,如今有不少国外博物馆保存着相当数量的敦煌艺术。British Museum英国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有敦煌相关文物一万多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1906至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进行了他的第二次中亚...  相似文献   
33.
8—10世纪丝绸之路中段呼罗珊大道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10世纪是阿拔斯王朝繁荣的时期,其东部行省大呼罗珊省在地理范围上达到最大,经济文化繁荣,因而该时期也是呼罗珊大道最繁荣的时期。然而,呼罗珊大道一直以来都作为一个模糊的概念被广泛使用,故本文利用该时期的文字文献以及考古出土的文物明确了呼罗珊大道这一概念:从巴格达到大呼罗珊省并贯穿大呼罗珊省全境的道路,因大呼罗珊省的范围变化致使该大道具有历史性和空间性;详细考证了呼罗珊大道的路线:西起帝国中心巴格达,沿线经过哈马丹、赖伊、尼沙普尔、木鹿、布哈拉、撒马尔罕、扎敏,最后止于穆斯林控制疆域的边界——上努舍疆;分析了呼罗珊大道对于唐朝和阿拔斯王朝以及大道沿线各地区之间物产流通及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问(樊一粟、姜胡寿):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问:您是最早在什么时候接触到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答(丁爱博):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想要学习一些国外的文化,先是对中亚很感兴趣,之后转向印度,所以到了大学期间,我开始学习印度的梵文。  相似文献   
35.
基于遥感数据的中亚五国城市时空扩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遥感与GIS技术,以1990年LandsatTM和2000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提取中亚5国首都城市建设用地信息。计算1990年和2000年中亚5国首都城市的城市扩展强度、城市年扩展速率及城市形状紧凑度,对中亚地区五国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和2000年,中亚5国首都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和城市扩展速度差距较大,其中阿什哈巴德的扩展强度指数和城市扩展速度最大,分别为0.93、4.6,而最小的是杜尚别,分别只有0.001、2.6,二者相差悬殊。而紧凑度变化幅度不大,2000年,杜尚别、塔什干的紧凑度较大,分别为0.6、0.46,其城市结构更为紧凑,用地集约程度增大,而阿斯塔纳、比什凯克和阿什哈巴德城市结构相对较为松散。同时,中亚五国首都城市空间向外扩张、向内填充的强度、方向各不相同,从而呈现出各自的扩展特点。  相似文献   
36.
通过著名的"扫盲运动",苏(俄)在中亚地区建立了一套从学前教育、普通教育、中等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以至高等教育的较为完备的教育和教学体系,为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并对该地区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食色站     
王羲之与胡饼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方和北方,上至宫廷宴会,下至庶民百姓的日常饮食都少不了饼,当时传播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胡饼"。胡饼原产于西亚、中亚,是由发酵的  相似文献   
38.
盼望已久的《古中亚币》一书终于出版了。在收到李教授的赠书后,我反复拜读多遍,真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39.
建立和发展新方志学科是史志界应该认真研究和实践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综合性课题。这不仅是我国地方志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效仿中国编史修志的需要。李铁映同志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二届一次会议上明确地向方志界提出了这一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0.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原指两汉时中国与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路的基本内含,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