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王建宁 《神州》2011,(23):181-182
新时期宝鸡地区火葬制度实施面临困难,老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新居民往往坚持土葬、抵制火葬。这不仅与宝鸡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宝鸡地区的丧葬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国孝道传统、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12.
王建宁 《神州》2011,(10):181-182
新时期宝鸡地区火葬制度实施面临困难,老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新居民往往坚持土葬、抵制火葬。这不仅与宝鸡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宝鸡地区的丧葬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国孝道传统、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13.
马兰 《神州》2011,(6):59-59
以文字为线索,结合考古发现、古代文献、民俗资料等证据,探析传统建筑门窗的发展演进情况极其深层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914.
阿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即汉代氐羌族群南徙而成,到唐代时期迁至云南缅甸和滇西一带。当前,阿昌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我国共有近4万阿昌族人,占全世界阿昌族人口的40%左右。长期以来,阿昌族生育习俗一直带有禁忌文化的色彩,存在诸多行为方面的禁忌,这也成为了阿昌族生育文化的特色。本文对阿昌族民间的生育习俗及其文化变迁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915.
火炕仅仅是有温度的床么?只有冬天才会烧火炕吗?火炕只是用来睡觉的么?一方火炕曾让山西煤商获利连连,曾让见多识广的洋人赞叹不已,也曾经温暖了偌大一个紫禁城。关于火炕的故事,有很多。  相似文献   
916.
华夏纪事     
《华夏地理》2013,(3):170-170
花禅 京都圆山公园,一株日本早樱身披护网,如同蒙着面纱的圣洁少女。春季到来时。当地人会聚到这里赏樱,白天观赏樱花叫做“花见”。入夜则为花园的神妙景象,然而繁花极盛的时期没过去多久。“夜樱”。黛安娜·库克和菜恩·延谢尔来此拍摄夜间就传来黛安娜的父亲病情加重的消息。夫妇俩准备返家,离去前他们在樱树下停驻,看落英缤纷。为何日本人要花时间去静默欣赏这生命短暂的花朵?那一刻,他们明白了这一习俗背后的深意。——卢纳·沙尔  相似文献   
917.
毛潍坊 《旅游纵览》2016,(12):18-23
正朋友,你去过冰封雪冻的哈尔滨吗?领略过那里奇幻的冰雕吗?如果没有,那请你一定要在春节的时候去看看"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初年,北方民间就形成了制作冰灯的习俗。新春时节,各色冰灯争奇斗艳,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为寒冷的北方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致。清代《黑龙江外纪》里记载有:"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  相似文献   
918.
各类饮食习俗随着各地移民而来,在定居巴里坤之后。又互相融合,不断改进。在各色食品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巴里坤人固守着对食品的那份敬畏,用自然的馈赠加上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制作出可心的食物来。  相似文献   
919.
在罗布淖尔地区世代聚居的罗布人是新疆独有的古老部族之一。由于所居住的环境相对封闭,各家各户又住得较为分散,所以罗布人保持着许多古朴的生活习俗。这个秋季,我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就领略了一番古老的罗布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920.
到目前为止,河北地区已公开发表的完整汉代熏炉共有34件,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普通型熏炉和博山炉两类,具体又可分为若干型式。根据熏炉的时代及类型学分析结果,河北地区出土汉代熏炉的发展可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四个阶段。其中,西汉早期已出现陶质普通型熏炉;西汉中期以后,铜质博山炉蓬勃发展,陶质普通型熏炉趋于衰落;西汉晚期到东汉,陶质熏炉卷土重来,在数量上远超铜质熏炉。这一发展趋势与统治阶层的需求、熏香习俗的发展、社会信仰的变化等有密切关联。此外,河北地区的汉代熏炉还呈现出集中出土于中南部地区的特点,这与地区间自然环境及考古工作开展程度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