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1999年12月28日,在长期患病后,中国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大年教授的心脏在85岁的时候停止了跳动。  相似文献   
32.
新建在南京长江路上的江宁织造府,不久将对市民开放。在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的精雕细刻下,江宁织造府重现了原府中萱瑞堂、西池、楝亭、戏台四大古建筑。"萱瑞堂"是接待康熙南巡的地方,它在整个建筑的正中间,可以对院中南边一览无余。"萱瑞堂"三字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第三次南巡时留下的御笔,由此抖落开去,是一阙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前尘往事……  相似文献   
33.
《武进人民医院志》由武进县(今常州市区)籍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题词.于2009年1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笔者拜读这部洋洋80多万字的志书。感到确是一部资料翔实、特色鲜明、可信可读可用的成功之作。至少有以下四方面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优秀提案。 2000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许其贞(第一提案人、武汉市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刘善璧(武汉市政协主席)、崔光杰(武汉市政协常委、武汉市致公党主委)、殷鸿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单大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汉市民革主委)、曹文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曦(武汉市政协常委、武汉市民建副主委、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章惠民(湖北省九三学社专职副主委)、  相似文献   
35.
钱斌 《安徽史学》2010,(4):31-40
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从创制思想、机构设置到制度运行,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和运行良好的学术自由制度体系.这样的安排,使中央研究院成为近代中国充分尊重学术自由,并予以制度保障的典范.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干预,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央研究院事实上所能维护和保障的,也只能是院内的一片"自由"的天空.  相似文献   
36.
黄伯云,粉末冶金专家,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1945年11月生于湖南益阳南县,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年至1986年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37.
吴志菲 《神州》2010,(5):51-55
他多年来潜心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基础理论,攻克“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这一世界难题,破解“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变质岩氧同位素异常保存”之谜,最终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依据ISI统计,过去10年所检索的世界前2000名地球科学家所发表署名论文的被引次数,他排在中国大陆科学家第一位,进入世界地球化学科学家前50名。  相似文献   
38.
随流  谢震霖 《世界》2006,(3):36-38
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市政协委员屠杰最近向有关方面递交的一份《关于组建中国艺术院,设立艺术院士的建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强烈关注。这个具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的提案, 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经济崛起后,中国文化如何相适应这一当前亟需思考的重大命题,无疑将在中国文化艺术界产生巨大影响。——题记  相似文献   
39.
余玮 《江淮文史》2006,(5):67-86
群英荟萃日,科学又逢春。2006年1月9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一同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崇高的  相似文献   
40.
1962年,孙永福从长沙铁道学院桥隧系毕业,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体。为调查铁路桥梁的承重问题,他曾从郑州徒步武汉,一桥一梁地看过去,踏勘所得的技术文章使他崭露头角,当上了技术员。随后,他参加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枝柳等铁路及援建坦赞铁路建设。1984年,43岁,调任铁道部副部长,主管全国铁路建设、计划工作,主持建成京九,大秦、南昆,衡广等万余公里干线铁路。2001年初,朱镕基总理提议,增补孙永福为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青藏铁路建设的日常工作,并在文件中正式任命他为“正部长级”;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拉萨会场,吴邦国副总理向大家介绍孙永福:“这就是青藏铁路的总指挥。”五年里,孙永福以花甲之年,数十次上高原一线,像呵护婴儿一样呵护着青藏铁路建设者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在他的周密指挥下,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自己在学术上也不断出新,2005年底,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