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徐爱博 《文史天地》2005,(12):46-48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十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2.
《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是一本别开生面填补空白的著作;一本编写体例科学、检索十分方便的工具书;一部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63.
随着宋代商品流通加快、市镇兴起及交通便捷,各地往来频繁,流动人口增多。唐代坊墙的禁锢被完全解除,人口迁移成为常见现象。五代末北宋初,镇江地区就有人口流动的记载,有的外迁户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本地望族。如丹徒刁氏原籍河南上蔡,五代时为避中原战乱迁居皖南宣城,至刁彦能因家贫投身军伍,在吴镇海军节度使  相似文献   
164.
生员进学年龄的大小与科举制度运作、朝廷文教政策、传统教育风习及当地社会文化区域概貌等密切关联。目前学界对清代生员的进学年龄虽有估算,认为平均年龄在24岁,但存在取样偏少,局限特定时段、单一地域等问题。以近年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所收清人年谱为依据,统计分析其中277位有确切记载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考取生员时的年龄,得到平均为19.72(虚)岁的结果。生员进学年龄比之前估算的要低得多,提示清代科举人口的数量应重新计算,也为今人对旧时中国教育普及程度的重新认识提供了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165.
两宋时期,成都商业发达,市场繁荣。据赵扦记载,成都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专门的市场:“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①设立的这些专门化市场,有利于货物的集中和交易。对于商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到后来,这些市场的功能开始多样化,除商业贸易外。还逐渐成为旅游场所。  相似文献   
166.
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这场制度变革直接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和中国文化的命运.士人是科举制度下知识垄断者,居于中国四民社会之首.科举制度停废,意味着其原有流动渠道不再畅通,从而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部门.士人通过身份转变,担当起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7.
陶易 《文史天地》2012,(9):49-52
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达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诗人和文学家。唐代又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奠基与发展阶段,290年中产生了6000多名进士,250余名状元(今有姓名科份可考者约150名),而明经等科出身者更是远远超过此数。  相似文献   
168.
但凡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经历过私塾,也大都或长或短地亲身经历过私塾生活。其主要原因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学校一时又没能普遍设立,人们为了求取知识只得纷纷拥向私塾。另外也有些老年人因循守旧,习惯于唐宋元明清沿袭下来的私塾、学馆、经苑、书院等学习体制,认为新的学校不够规范。即使入学也得先让孩子上几年私塾再考学堂,这样可以打下良好的古典文学基础以利终生受用。  相似文献   
169.
考试与对联     
秋实 《文史天地》2002,(6):29-31
当前,考试作为衡量人们知识和能力的手段,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与人事工作的实践。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实行考试的国家,是考试制度的故乡。自隋炀帝大业二年讼元606年),初置进士科逐渐形成科制度至今,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为中国选拔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同时也演绎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其中也与对联这一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