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广东东江流域文化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岱夫 《人文地理》1998,13(4):53-56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广东东江流域地域文化类型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文化地理特点。指出流域内发育着个性鲜明的三大文化景观,同时,这三大地域文化类型加上与之相邻的潮汕平原文化又聚合且集中体现在中游文化区--惠府文化之中,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共生现象;最后进一步就文化共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82.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赵和曼的新著《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4年8月在北京出版。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喜的事。它的出版可说是有填补空白之功。正如周南京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言,“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是一块尚待开垦、拓荒和耕耘的处女地”,该书“应当归入填补空白著作之列”(周序第2页)。少数民族华侨华人是华侨华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也应成为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就华侨华人研究的现状而言,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却显得落后、薄弱和冷清”(周序第1页…  相似文献   
83.
广西籍华人华侨大部分定居于东南亚,尤以越南为多。抗战期间,广西籍越南华侨华人在侨居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战捐财献物,部分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广西籍越南华侨华人的抗日活动,支援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可贵贡献,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
章易 《文史月刊》2005,(9):17-18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边境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就没有抗战的物资保障。中国百姓、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及美国飞虎队等为保卫这条抗战大动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牙买加华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历史的概览。作者对有关牙买加华人的外文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试图利用至今尚无人利用的牙买加发行的华文报纸对当地华人的历史进行梳理 ,描述了 1 0 0多年来牙买加华人社区的的起源、适应、融合与身份认同变化的过程 ,特别对华人的组织、华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参政态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 ,华人在牙买加经历了从农业工人到商人的转变 ,他们依靠自己的组织———中华会馆在逆境中谋生存、求发展。一些社团领袖以特有的敏感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政治活动。华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过程在牙买加独立时期已经接近完成。  相似文献   
86.
1955年5月9日,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逝世。首都各界人民举行公祭,侨联主席廖承志在悼词中说:“他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从鸦片战争以来所走的道路。”司徒美堂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闯“金山"飘洋过海赴美洲司徒美堂原名羡意,字基赞,1868年4月3日在广东开平县滘堤洲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中降生?岁时,含辛茹苦的父亲不幸去世,只好  相似文献   
87.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建立后,华侨科学家纷纷回国献身科技事业,贡献卓著;海外华商回国设厂和捐资办学一度非常踊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正确侨务政策引导下,华侨华人掀起支持祖籍国改革开放的热湖。他们大规模来华投资,继续支持科技事业,大力兴办公益事业,积极推动中国统一大业。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史,是国史和侨史不可忽视的内容,其对于制定侨务政策、利用和保护侨务资源、推动祖国完全统一乃至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回顾1949年以来我国华侨华人学术研究事业的历程,大约都会提到1981年岁末华侨历史研究座谈会的召开和华侨历史学会(后易名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下简称“侨史学会”)的成立。侨史学会的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产物,它结束了华侨华人学术研究事业1949—1979年间的停滞状态,开启了中国华侨华人学术研究事业的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2009年是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中心主任周南京教授,副主任梁英明教授、李安山教授的大力领导下,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以出版12卷本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和近50辑中心丛书而享誉海内外学界。2009年3月30日,北京大学华侨华人中心进行了新老交替。中心创始主任周南京教授一再请辞,不再担任中心主任一职,与中心原副主任梁英明教授、李安山教授一并改任中心顾问。推举中心原秘书长吴小安出任中心主任。中心新的组织架构如下:  相似文献   
90.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无论是学者队伍的建设还是学术成果的影响,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的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