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乐楚 《文史博览》2014,(11):15-16
1868年,司徒美堂(著名旅美华侨领袖,中国致公党创始人)出生在广东开平县一个贫苦家庭,6岁丧父,读了4年私塾之后,到新会县城的一个小作坊里当学徒。 1880年,司徒美堂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当时,美国社会掀起一阵强大的“排华”逆流,华人备受歧视,经常遭到美国流氓欺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多华侨加入了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洪门致公堂(其前身是洪门,又称红帮、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1925年发展成中国致公党。现在的中国致公党,是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属于中国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32.
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受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其社会生活方式与风俗文化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首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了渐趋"洋化"的生活方式;其次,在风俗文化上出现了传统习俗基础上结合"出洋"的怪异习俗;最后,在社会风气上,一方面出现了奢靡腐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明之风突起.本文以潮汕、五邑为例,探讨海外华侨华人对近代广东侨乡生活方式与社会风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汤兆云 《民国档案》2006,3(1):117-122
为使海外华侨教育能得到有效监控,民国政府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晚清侨教视导制度。虽然由于政局动荡、经费不足及管理体制上的分歧,这一制度未能彻底贯彻落实,但它对于华侨教育与国内教育的统一、海外侨教的发展及华侨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的维系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华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她的产生、形成、嬗变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在这段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国时期是华侨高等教育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民政府将暨南学校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开辟了华侨高等教育新的纪元。政府对一所高校的举措,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状况。研究暨南学校走向国立暨南大学,华侨基础教育发展成为华侨高等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探讨侨务政策与华侨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与改进今日之华侨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华工联合会原名中华旅俄联合会,1917年由在俄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发起成立。成立以后,华工联合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进入俄国的华工提供了大量帮助。1918年底,华工联合会转变为“无产主义者组织”,它积极对在俄华工进行革命宣传,建立起与中国境内革命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此外,华工联合会还促成中国政府与苏维埃俄国之间进行对话,在俄中两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大量史料,追溯了旅俄华工联合会在救援、革命和外交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对华工联合会这一以往较少引人注意的华侨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6.
2006年3月21日,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纪宝坤博士在北京华侨大厦做了题为“从2001年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来理解澳大利亚华裔群体”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华文学院、国务院侨办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侨联机关的有关人员共20余人出席了学术讲座。纪宝坤教授首先对澳大利亚华裔社会的形成和澳大利亚人口普查资料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他认为,二战前澳大利亚主要由欧洲的白人移民组成,其中主要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二…  相似文献   
37.
2006年1月19日上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2006年在京理事会暨迎春茶话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学会会长林兆枢代表学会做工作报告。他指出,在过去一年里,学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配合中国侨联举办了“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论坛;二是开展了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有关的系列工作,如承担《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侨界人物的撰写任务等,进一步宣传华侨支援抗日战争的史实和事迹;三是启动了《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文库》的编辑出版工作。已出版三本文集和专著;四是对天津、山西、广西老归侨录音采访的文字整理工…  相似文献   
38.
肖荻 《炎黄春秋》2006,(4):50-51
4月15日是胡耀邦同志的忌日,全国侨联副主席、原天津市副市长叶迪生怀着浓重的深情,和我谈到他对这位杰出政治家的深切怀念。23年前,耀邦同志和当时还在第四半导体器件厂工作的他一次亲切晤谈,那一言一笑使他永世难忘。  相似文献   
39.
任贵祥 《安徽史学》2006,(6):118-126
学术界对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截至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时,已经出版全面论述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研究著作5部①,专题研究著作2部,文章有二三百篇,详细情况请见笔者撰写出版的有关研究综述②.下面将1995年至2005年,即从抗战胜利50周年到60周年这10年间,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研究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0.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之前,由于许多南亚国家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发起会议的5国总理会议上,有的国家受美国的煽动,反对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东道主印度尼西业总统苏加诺坚信中国是亚洲稳定的重要力量,他认为排除中国的亚洲,不成为亚洲;没有中国参加的亚非会议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