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征  徐佳 《东南文化》2022,(2):85-93+203-204
2012年,镇江博物馆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金家坟村东汉墓M1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为砖石室墓,墓中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为研究东汉时期的葬俗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一砖石叠砌形制的墓葬在镇江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和出土器物特点,反映出该墓主人为达官或地方郡县豪族,其年代为东汉晚期。从墓室、棺痕和石榻等遗迹分析,该墓应为二人合葬墓。  相似文献   
7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3.
黄春和 《收藏家》2022,(11):47-56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地,墓地南距汉长安城遗址约15.7公里,东南距安陵县城约7.8公里,东汉时属司隶校尉部右扶风安陵县境。在该墓地编号M3015的墓室内,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当地考古工作者定为东汉晚期遗物(图1、图2)。这两尊佛像出土的消息在2021年12月9日正式披露1后。  相似文献   
74.
2012年10月6日,樟树市观上镇政府打电话向市文物局报告,该镇横里村委在改造老油茶林平整山地时,推土机推出花纹砖古墓。随即,市文物局与市博物馆专业人员赶赴现场,下到墓室.经实地勘察。认定为一座特大型东汉墓葬,可能早年被盗。省文物局指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发掘。  相似文献   
75.
《东汉巴郡太守樊敏碑》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凌 《四川文物》2000,(1):35-39
《巴郡太守樊敏碑》刻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位于今四川省芦山县境内。碑通高2.92米,宽1.23米,厚0.26米,上方微削,圆顶,圭首作二螭龙,首向右抵于碑肩略似螭拱状,碑首中稍偏右镌篆文“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12字,额篆分为两行,每行6字,其下有圆形穿眼,穿下为碑文,隶书22行,每行29字,碑下龟趺首偏向右,龟背凿有深糟以放置墓碑。碑阴有北宋丘常、南宋程勤懋的护碑题跋。  相似文献   
76.
薛翘 《南方文物》2000,(1):75-79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明帝时期,经过两晋至隋的五百多年发展,到了七世纪的唐代已达到鼎盛时期。唐代是个开放性社会,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佛教的许多宗派相继传入中国,而密宗就是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新宗派。  相似文献   
77.
陈连勇 《收藏家》2000,(12):38-40
紫檀,又名“紫枏”,亦称“青龙术”,属豆科常绿乔木,深棕红色。由于生长期长达百年以上,因而质地坚硬致密,在各种硬木材质中比重最重,达每立方尺52公斤,有入水而沉,不变形,不腐朽等特性。因此,历代都将它视为首选木材。早在公元三世纪(东汉晚期),崔豹即在其所著《古今注》一书中提及紫檀。到了明代,历朝统治者更加重视对紫檀的采伐,郑和七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为此。因此,紫檀在有明一代,被悉数采伐殆尽。至清朗康熙时,采取海禁政策,严禁海外贸易,因此清宫所用紫檀均为明代宫藏旧料,故使用时极其节省。“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六日,郎中赵之为请用紫檀木事启过怡亲王,奉王谕:‘应川多少向户部行取,尔等节省  相似文献   
78.
卜楠 《丝绸之路》2000,(4):49-49
当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日渐东移之后,地处在历史长河中,西北一隅、黄土山塬的灵台被冷落了。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灵台还有个皇甫谧。东汉建安二十年(215),皇甫谧生于今灵台县朝那乡的皇甫湾。3岁时,由于生母病故被过继给叔父,迁居河南渑池。40岁后又回到灵台,在皇甫湾居住了短暂的时间,然后搬到今灵台县独店乡张鳌坡村,直到公元282年溘然长世,葬在张鳌坡村边。  相似文献   
79.
杨东晨 《文博》2001,(4):62-68,80
东汉定都洛阳,长安虽降为京兆府,仍习惯称“西京”。东汉至北周,长安虽几经易帝,但它大部分时间仍为避难邑城或都城。此外,汉中、三辅、高奴、上郡还出现过不少农民政权、割据政权或夺取帝位时的临时都城。拙文试作以简要考述。  相似文献   
80.
乐山在两汉时期由于墓葬制度变化和厚葬之风影响下。出现建造崖墓的高潮,不到二百年时间内造墓多达数万座。其规模之大,雕刻之精美,是四川乃至全国之最。其中崖基石刻字题记.以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字体和不同的书刻排列形式,体现了我国汉代民间字面貌特色,反映了汉代历史化、社会生活、墓葬的应用,是研究我国字发展完善的重要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