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32年10月,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赴美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进行募捐.在美期间,他将所见所闻写成公开信,进行传播,以扩大影响.此信引起美国方面关注,美国驻南京总领事裴克先后向美国国务卿和驻北平公使进行汇报.从余日章信中不仅可以看出美国侨民对于东北义勇军抗战的热情支持,而且对中日在美国的宣传战形势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2.
杨丽嘉 《满族研究》2017,(1):116-124
以歌谣考证民俗的研究方式,起源于五四歌谣运动.本文从民间童谣入手,考察东北民俗文化中的育儿习俗、婚嫁习俗、节日习俗和地方传说等民俗文化在民间童谣文本中的具体呈现方式.地方民俗文化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民间童谣文本之中,此存在形式源于儿童对地方风俗文化的有限经验和碎片化的认知.但从文化濡化和社会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视之,则与儿童作为社会文化个体的可变性和未完成性相呼应.  相似文献   
23.
虽然你很微小,却傲霜凌寒绽放;虽然你很柔弱,却顽强挺立在冰雪之上;虽然你很普通,却在山野间抒写着生命的诗章;冰凌花,你是北国山野中的第一缕灿烂的春光!冰雪覆盖,冰凌花开在吉林长春的净月森林寻找美丽的冰凌花,已经成为户外徒步的驴友一个春天的约会。最近两年,有冰凌花的山谷总是充满了欢笑,人们奔走相告,春天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24.
1914年,蒋介石曾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东北之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复员整军会议上的演讲中说:"记得我在民国三年到东北去考察的时候……我在日本人的掩护招待之下,在东北的满洲里、哈尔滨、长春等地,住了三个月。"那么他当年为什么要到东北,在东北又做了些什么,于他的人生又有什么作用,以致让他在事过30年后还念念不忘呢?受命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终因力量悬殊以致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  相似文献   
25.
将历史文献的收藏特定在东北小延安时期,是因为东北小延安时期是佳木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文献对全国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研究我党的革命史、党史的重要资料。本论文将集中阐述文献收集整理的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26.
张雪 《黑龙江史志》2014,(3):330+332
东北地区是我国领土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并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明清之前对东北的开发利用少之又少,一方面因为东北的自然环境恶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统治集团的忽略。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为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因战争而造成的土地荒废和人口锐减等问题,制定出了相应关于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垦政策。清初允许关内汉人迁居东北,随着汉人的大量涌入,东北地区的荒地得到了大量开发。  相似文献   
27.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铁路是国共东北之争的重要资源,苏联对东北铁路的影响甚大,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共修复了东北铁路,虽然有为了自身利益的目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北铁路的归属权。  相似文献   
28.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人民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论文从不同层面阐述东北抗日联军在2次战争中对人民军队的贡献,为史学家研究东北历史作出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东北沦陷时期,金剑啸、萧红、萧军、关沫南、李季风等我东北左翼爱国作家,利用报纸副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披露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在日伪统治下流离失所、苦难深重的生活,唤醒国人团结起来保卫家园。在日伪当局屠杀我爱国报人的"黑龙江民报"和"左翼文学"事件中,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在东北报业史上镌刻下气壮山河、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0.
“中国不亡有我在”,这是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应东北基督教青年会演讲时,所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吼声。这句话在东北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就连少帅张学良听了这句话后,也深深折服,并且拜张伯苓为师,给南开办学提供了大量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