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尹文刚表示,给宝宝写博是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一种自然情绪表露,是一种爱的宣泄和共情需要,有利于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孩子大一些后,可以给他看博客上的照片,  相似文献   
52.
徐光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致力于从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视点对强迫症、抑郁症以及儿童自闭症进行干预和诊治,曾参加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对中国侨民、旅日者、留学人员等的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3.
《南方人物周刊》2008,(24):83-83
亲爱的木木:我认识了一个女人,我们谈得很投机,但我开始越来越受不了她忽冷忽热的起伏——我猜想是我没有让她完全地倾心。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对两人无果而终保持了相当的心理暗示,一边享受于目前的虚幻,一边对虚幻之后的结果保持着清醒。但这种理性和情感的冲突让我很烦躁。木木,我知道你很喜欢《银河英雄传说》(编注: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一部长篇小说),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既不能像莱因哈特那样完美地压抑分裂,也不能像杨威利那样轻易看破纠结。  相似文献   
54.
明代贵州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中央政府既有大同思想,对贵州各民族施行怀柔政策,希望天下归心,形成四海一家的气象,又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大汉族主义情结,坚持汉族正统地位,“明华夏之别”、“谨夷汉之防”。外来移民到贵州求生存谋发展而又疏高贵州,生活在贵州却又有着强烈的故乡情怀;依托贵州而又有傲慢之态,与贵州少数民族相依相偎而又心存排斥。贵州土司迫于政治形势接受开发,却又竭力维护既得利益;下层广大民众热心学习中原封建文化和生产技术,但是在基本生存权力得不到保障时被迫反抗。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推动着贵州的开发进程,另一方面又使开发出现停滞或破坏。  相似文献   
55.
邱翊 《攀登》2008,27(4):178-180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专兼职思想政治理论和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还应该成为全体高校教师共同的职责和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56.
论东汉中后期士人的群体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中后期七人群体的形成是儒家经学的极盛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东汉中后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成员通过心理和感情的交流,形成自己的群体心理,产生了心理相容、群体规范、群体凝聚、类化趋向等群体心理现象。它是我们研究东汉中后期社会状况与历史变迁的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57.
神话是什么?从古老的神话中,身为现代人的我们究竟可以读出些什么呢?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看来,神话并非是怪异的和混乱的。撬开神话思维的黑箱你会发现,其作为隐喻思维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最早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手段之一。它不仅以曲折的方式讲述出悠悠远古的人类历史,而且从深层上对应着人类的原始的、隐密的、被埋藏在潜意识冰山中的化心理。因此,剖析神话,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透视人类的过去。  相似文献   
58.
黄莹杰 《神州》2012,(21):232-233
爱德华·蒙克是19世纪至20世纪挪威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也是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传达了对死亡的恐惧,爱与生命的主题,其创作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因素与他的童年经历密切相关,他作品中那些震撼人心的力量除了发人深省以外,更是我们探究他创作心理的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59.
心理测量在使心理学走向生活实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本真的生活世界,对心理测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理论解释和实践效果进行广泛的学术反思。  相似文献   
60.
陈淑婷 《神州》2020,(6):252-252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童年走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这一时期,青少年体内蕴含巨大的能量,伴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一方面会期望生命的精彩,另一方面却又对自我价值心存疑惑。对于他们来说,成长的经历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加入心理活动的趣味小实验,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开辟了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