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苔寺的故事     
段慧群 《旅游》2014,(1):94
在日本京都,有一个著名的西芳寺,四周丘陵环绕,风景幽雅宁静。历史上的西芳寺曾遭战争烧毁和洪水袭击,其中部分庭园长期荒废。1867年后,人们突然发现,满园生长着100多种苔藓植物,美得惊人,一个新的名字"苔寺"开始闻名遐迩。旅游局设想把它开发成一个国际性的旅游景点,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专家们立即被组织起来,经过讨论,他们郑重地提出:这里不适宜建成旅游景点,需要进行封闭管理,因为这里最美的部分是"苔",而人的体温会影响苔的生  相似文献   
102.
良渚文化土筑高台既是祭祀天地的场所,又是埋葬显贵的墓地;它集中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多种祭祀内容的统一,蕴寓着通天、祭社和祭祖。  相似文献   
103.
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西芮城县举办了一次旨在宣传其悠久历史的图片展,其中出土于清凉寺的精美玉器图片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的注意。1997年,"陕、晋、豫三省古代玉器精华展"在三省巡展,其中包括出土于清凉寺的琮、璧、钺、环等精美玉器,让相关人士为此感到十分震惊。2005年4月7日,经过全国考古学界20位专家严格的评审,清凉寺墓地的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第十五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105.
我军土地革命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发轫于毛泽东1927年底主张建立了"军官教导队"。针对当时部队损失过易和缺乏指挥干部的问题,必须加紧培养干部。随着干部教育历经摸索探究日益正规化,从最初的教导队设立到多所红军学校的建立,我军逐渐涌现出一批有着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和铁一般担当的干部。  相似文献   
106.
炳灵寺上寺洞是炳灵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窟龛13个,塑像龙尊和大量壁画。本文对13个窟龛的种种情况一一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7.
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一处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8.
塔儿坡秦国墓地是一处在战国晚期至秦代形成的国人墓地,墓地内至少埋葬三支秦人族群及其家族与外来移民。其墓葬布局反映了不同族属的秦人与外来移民以个人、个体家庭或小型家族共葬于同一区组之内的地缘性墓地结构与社会组织形态。导致地缘性墓地结构形成的原因与秦国实行的什伍之制与析户政策相关。统治者将不同族属的人群分散编制于乡里等地域组织内,使同宗异地异里而居而葬,进而淡化血缘关系,以达到削弱宗族势力之目的,这与战国中期以后秦国社会剧烈变革的大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9.
张晗 《江汉考古》2023,(5):51-56
2000年2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阳市拆迁办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81座。其中M23为一座大型穹窿顶砖室墓,墓葬虽经盗扰,仍出土了陶、铜、铅、铁、石等质地器物共70余件。墓葬年代为东汉中期,墓主身份较尊贵。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南阳地区的葬俗和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0.
李晓杰  吴敬 《东南文化》2023,(6):117-125
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地位于江淮之间,为我们认识南北方交界地带宋代家族墓葬的丧葬文化提供生动实例。通过对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信息的归纳与整合,可以明确包拯原葬之地即位于此处,且家族墓地的选址与布局受风水堪舆思想、礼制观念及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墓地中规格较高无名墓的产生,应与其墓主人显赫的家世有关。墓地的使用上限可能较以往认识更为靠前,最先下葬者或为包拯长子包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