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1篇
  免费   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查尔斯·海厄姆的名著《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综合利用各种资料,首次系统构建起了大陆东南亚的早期历史,是当代关于大陆东南亚考古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认为,大陆东南亚文化面貌复杂,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历史文化影响巨大,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帝汶岛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是巽他群岛最东端的岛屿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帝汶岛史前考古史的梳理较少,结合帝汶岛政治势力的进退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时间跨度从阿尔弗雷德·布勒的早期工作一直延续到最近的考古研究。虽然只选取了帝汶岛这样一个小的地理单元,但是由此可管窥整个东南亚史前考古的情况,对帝汶岛史前考古学史的概述不仅可以给相关学者在帝汶岛下一步的史前考古工作提供借鉴,而且对于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的全面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为明确渤海湾西岸地区战国以后盐业遗址的分布与保存状况,2018年春季,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以黄骅市为中心的沿海区域开展了盐业考古专项调查。调查共发现和复查了战国至明清时期的55处遗址。经初步判断,大部分与盐业生产有关。本文按照时代先后顺序介绍了调查发现的典型遗址和遗物,并得出了一些认识:战国时,渤海湾西部沿岸应为齐国产盐区,主要生产区在武帝台贝壳堤附近和以西,调查区处于边缘位置;隋唐时期遗址点较少可能与海侵活动有关,但盐业遗址的功能、布局特征仍体现了较高的生产专业化水平;宋金元时期的遗址数量激增,说明本时期是渤海湾西岸盐业生产的繁荣期,与文献记载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74.
李林 《东南文化》2021,(1):161-167
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但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在公众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单一视角与多元需求的矛盾、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对于历史...  相似文献   
75.
葛承雍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8):37-48+138-139
本文利用新出土墓葬壁画上的胡人图像,探讨中古时期下层胡人的生活状态,并藉以了解胡汉融合后的生活空间。这些壁画所表现的胡人,有现实的映照,也可能有虚构的成分,但其图像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为美术考古带来了新的思考。胡人形象在中古壁画中的集中涌现,说明墓葬壁画不仅仅是追祭纪念的媒介,也是审视中国中古时期胡汉融合、构筑国家形态的图像依据。  相似文献   
76.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新疆出土的瓷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而后宋代、元代均有瓷器出土,清代则为出土历代瓷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者。文献资料中则有明朝瓷器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入新疆的记载。由此可以勾勒出历代瓷器在新疆的流布范围、种类、规模,显示出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心,以及当地人群陶瓷使用逐步普及化的过程。清代新疆本土瓷窑业的出现,是瓷器生产技术实现普及的标志,反映了多民族融合与文化一体化的史实。  相似文献   
77.
杨华 《东南文化》2007,(6):6-13
通过对三峡地区长江沿岸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远古时期人类居住遗址的所处位置、海拔高度,尤其是遗址地层堆积中往往还叠压有洪水过后的淤积,根据这些洪水淤沙层的位置以及其上、下堆积层中包含物的年代,我们可推测出远古时期三峡地区长江发生洪水的大致年代,洪水水位的海拔高度,看看那时的河床究竟是比现在高、还是低,从而为当今人们治理长江、开发长江提供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78.
近日,被誉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榜单"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度)新鲜出炉.其中,"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榜上有名. "它这次入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相当先进和科学的发掘方法.我们采取了聚落考古发掘遗址的办法即全揭顶,让我们第一次充分地展现了吐蕃时期青海地区墓葬形制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最后,由...  相似文献   
79.
魏敏 《东南文化》2021,(1):168-173
博物馆展览从器物描述、文物解读到主题阐释的发展和转变,是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发展的成果.而阐释理念的发展并不是“淘汰”或“取代”,描述、解读和主题阐释并不相互排斥.在具体的策展实践中,根据展览主题和展品类型,综合应用阐释手段,合理处理各个阐释层次之间的主次关系,以更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才是展览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博...  相似文献   
80.
家养动物的起源与扩散与农业起源、古代贸易、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山羊(Capra hircus)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为早期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肉食资源、奶、羊毛和毛皮,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由于早期动物考古研究的局限性,动物考古学家并没有仔细区分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绵羊和山羊,而是笼统地以羊来代替,导致我们对山羊在中国的起源、驯化及其传播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本文系统整理了中国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山羊资料,同时结合现代山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古代山羊的古DNA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山羊的起源与扩散过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