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张瑞龙 《史学月刊》2004,(6):95-102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史学是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出现的,这时史注附属于经注;伴随着史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史注也逐渐打破此前经注研究范式,探索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范式;裴注正是对这些探索成果的吸收和总结,并继承了经注研究范式的优长之处;裴注对后世的史注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近代获得了新生,它的出现标志着史注研究范式的确立;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反过来又影响了其所脱胎的经注研究范式。仔细研究二者关系的变化,就会发现其与学术史上经史关系的变化有着某种规律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82.
《三国志》点校本校读答劄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是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但在校勘方面仍有可商之处。本文从校改不妥、改而未竟、当改而未改等几方面举例辨析。  相似文献   
83.
针对《三国志》本理解,本主要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一,对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商榷;二,揭示并论证前人研究中一些值得重视的考释意见;三,从立目、书证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84.
尤佳 《巴蜀史志》2004,(5):35-36
陈寿,字承祚,又名长寿,西晋著名的史学家。公元233年出生于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297年病逝于洛阳,终年65岁。陈寿出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蜀国,少年时来到当时蜀汉的都城成都,进入太学学习,受业于当时的经史大师谯周。在谯周的教育和影响下,陈寿自幼精读《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著作,学识出众,受到了恩师的赞誉,谯周称陈寿“聪警敏识、属文富艳”。  相似文献   
85.
86.
三国志》日译本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范例之一,就是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学风。本文对日译本提出的二百四十处疑问,结合前人及时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辨析工作。文章主要围绕日译本作者提出的、尚未引起国内学者重视的内容展开论述,这之中有些能够解决的,也有尚待方家赐教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7.
据唐人许嵩所撰的《建康实录》,曹丕代汉称魏在建安二十六年(221年),而吴、蜀之事皆随之推后一年;吴用建安年号一直到建安二十八年。这与《三国志》记载不合。陈寿亲历三国时期,所撰《三国志》可信性很强;《三国志》以降的史书记曹丕代汉事亦皆在建安二十五年;文献与长沙走马楼简牍中也没有"建安廿八年"的出现。这表明《建康实录》的汉魏禅代纪年必误无疑。  相似文献   
88.
几百年来,大约因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曹操被诬为“篡逆者”,以致于他在戏曲中的形像都是“白脸奸臣”,而实际上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和郭沫若先生所言,他是一位“超世之杰”。他在《度关山》一诗中说:“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认为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俭朴是公认的美德。他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生一贯奉行的准则,并专门为此颁布了《内戒令》。  相似文献   
89.
《文史天地》2011,(5):95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大战,因为当时周瑜军中缺乏武器——箭,孔明就使用计策把20只船全部插满稻草人驶向曹军军营,然后击鼓,曹军以为周瑜来攻打他们,就把如雨的箭射出来。经过清点,共有10多万只箭,  相似文献   
90.
本文论述《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史识方面的突出表现。全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于比较中见真情,于剪裁处寓深意,于实录中存褒贬。陈寿是一位富有才识的史学家,在三国两晋易代的动乱中,能在叙事中寄寓自己的见识,批判、揭露统治者夺权的狠毒与残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