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篇
  免费   0篇
  16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良能成就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投靠了一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主子。范增不也是一肚子才学吗?可惜他的主子是项羽!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偏偏多的是项羽之类的人。  相似文献   
992.
七夕节,对城里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只不过是男女间倾吐爱意、约会出行的一个理由。而在一些山乡村寨,这一天却依旧是姑娘们穿针引线、斗巧、赛巧、乞巧的大日子。  相似文献   
993.
《百年潮》2011,(3):F0002-F0002
1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2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 3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相似文献   
994.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古墓中出土有“龙虎蚌壳塑图”.20年来,刊布了为数可观的学术论文,其成就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证明了在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华夏先民的天文历法之学.原始天文历法直接关涉到至少两个不能回避的生存过程中的生存形态、生存思维形态问题:第一是原始农耕文明,第二是原始自然辩证观念和哲学...  相似文献   
995.
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以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红色文化风景线。而这一切的历史机缘,首先得从中共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说起,得从中央工委在河北省行唐县上碑镇说起……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原本是要前往太行区的,因为刘少奇、朱德、聂荣臻在行唐县上碑镇的历史性会晤,使中共中央作出了留驻晋察冀的决定,从而为西柏坡赢得了“圣地”机缘。  相似文献   
996.
黄晓霞 《神州》2011,(14):43-44
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给七年级新生带来了学习和心理的不适,而城郊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所以对七年级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的意义更为重要。本文从对我校七年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入手分析七年级新生产生不适应的原因,并针对学习环境、学习压力和心理准备三个方面原因来阐述应对不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7.
2009年,瑞安市文物普查队在高楼乡兴福寺遗址地下发现40多件宋代石塔遗构,初步考证为原兴福寺之石塔——宋代堵波式石构七佛塔。塔体平面呈六角形,由双重须弥座、六楞瓜腹塔肚、仿木构塔檐及塔刹四大部分组成。宋代堵波式小石塔主要流行于浙、闽地区,存世者寥寥,能完整保存七塔规制之实例者鲜见,而刻有七佛名号的石塔则更为稀少。兴福寺石塔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浙南佛教文化内容,是研究宋代七佛石塔规制、民间石刻工艺和佛教在江南地区传播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98.
5.日本人对对幅画的偏爱从各种资料中,可以明确知晓室町时代很少欣赏单幅中国画,多半是欣赏对幅的中国画。在《佛日庵公物目录》《君台观左右账记》《室町殿御记》等书籍中,除了2幅对和4幅对等在中国普通的偶数对幅画以外,还记载了中国不常见的3幅对和5幅对等奇数的对幅画。奇数对幅画中的大部分是携入日本后的“异种组合”,但也有极其稀罕的如牧谿《观音猿鹤图》(3幅对,图4)那样,原本就是3幅对的作品。  相似文献   
999.
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社会极化和社会排斥是全球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移民的跨群体社会融合已成为中国城市研究关注的新议题。城市规划和地理学者长期重视公共空间的社会融合效应,强调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改善群体间的包容态度、促进群体间融合。然而,持续增强的移动性使得本就存在争议的公共空间跨群体融合效应更加复杂。本文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出发,从时间、空间、行为三个维度,构建围绕公共空间的移民—本地居民跨群体融合效应综合分析框架。此框架整合空间、行为和时间三个维度,考虑个体活动与移动的连续性,构建多重空间情境下的活动—移动链,揭示公共空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跨群体融合效应。在移动性增强的背景下,时空间行为视角的研究框架有助于理解人—地交互的社会融合效应,为包容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清代嘉道年间的蒋湘南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位修志者,也是中国方志史上重要的方志学家。纂修方志是蒋湘南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在蒋湘南看来,方志具有地理和历史两大属性,前者要求方志重视地图,后者要求方志具有史法史例。在两大属性认知基础上,蒋湘南提出“图经”与“史法”的方志观,给清代的方志学注入新的思想力量,也是继章学诚之后中国方志学的一大发展。蒋湘南以该方志观为指导纂修的方志也成为清代志书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