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6篇
  免费   2篇
  102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910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曾斌 《福建史志》2002,(5):55-57
福州是中国钱庄的主要分布城市之一。在历经清末至民初的发展兴盛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却走向了下坡路。  相似文献   
962.
杨强 《文博》2002,(3):64-66
“薛孝通贻后券”(以下简称“贻后券”)是陈直先生在《南北朝谱牒形式的发现和索隐》(以下简称《南北朝》)一文中引用的一条石刻资料,据《南北朝》文:“薛孝通贻后券。北魏太昌元年刻,文十七行,每行十二字,公元一九二○年,山西太原出土,其地址恐为当日薛氏之祠堂。原石为夏子欣所得,后不知所售何人,外间知者绝少。”关于其价值,  相似文献   
963.
刘占成 《文博》2002,(2):29-30,69
秦陵“七号坑”以出土青铜仙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称为近年来秦陵地区的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11月23日《中国文物报》对“七号坑”有关情况已作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964.
张冬卉 《东南文化》2002,(10):43-45
Those 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are always treasured by many collectors and museums. In recent days, the author has opportunity to have appreciated several pieces of such utensils and figurines and can't help looking back the flourishing age of the ar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it.  相似文献   
965.
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是由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所决定的。“一国两制”是当代中  国实行的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选择 ,它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 ,与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966.
《中国钱币》2001年第3期载《一批江南发行咸丰钞票的发现》一文,第4期“百家争鸣” 栏目中,邹志谅先生就该文所述内容和所附彩照,发表了《新见“咸丰钞”质疑》(以下简称《质疑》),拜读之后认为有必要释疑。  相似文献   
967.
李飞 《民俗研究》2002,(2):147-150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直到1921年(民国十年)太军(太原至军渡,后延伸至陕西绥德,也称太绥公路)公路兴建前夕,吕梁山地区交通比较闭塞,沟通山陕之间有一条主要运输线,对当时的商贾活动、人民生活以致国家的公文传递,民间的信息往来,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8.
曾昭聪 《民俗研究》2002,(1):191-193
馒头是一种普通食品,它用面粉发酵而成.在古代,它是有馅的,类似于现在的包子.作为现在的常见食品,它是无馅的.有馅的已经称为包子. 关于馒头的起源,有一个很有名的传说,说是由诸葛亮南征孟获时发明的.这一传说最早见于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馒头>:  相似文献   
969.
在专制与法治之间——“都铎悖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汉大  于民 《世界历史》2002,4(5):92-102
都铎时期英国的政体性质十分独特和复杂。一方面,都铎王权空前强大,在国家权力结构、政治法律体制和君主的统治行为方面都呈现出不可否认的专制趋向;另一方面,都铎诸王基本上是遵照“政治程序”行使其统治权的,因而又处处表现出明显的法治特征。结果,原本根本对立的专制和法治不合逻辑地共存于都铎政体中,形成奇特的“都铎悖论”现象。这一现象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并不难理解,它是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建立民族主权国家的时代需要和英国独特的宪政法制传统共同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70.
封建时代中西君权神化现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与西欧的封建时代 ,都曾盛行过表面类似、实则相异的君权神化现象。西欧“王权神授”学说与中国“君权天授”理论都视帝王为神命的君主 ,但前者植根于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 ,强调宇宙唯一的人格神“上帝”对国王终身的“授职” ;后者则基于儒学政治文化传统 ,宣称君主是神命“天子”。但由于其所谓的“天”只是神灵意志、自然规律与道德理性的融合体 ,不仅难以赋予君主以浓厚的“神命”光环 ,而且还包纳着“天命转移”的意蕴。与此相应 ,西欧国王即位的涂油加冕典礼 ,具有鲜明的“王权神授”的政治象征意义 ,成为其取得“神命”身分与地位的合法依据。中国的封禅则是少数帝王以功德告“天” ,并无由神“授职”的严格意义。在西欧 ,王权的充分神化推动了封建君权的形成与发展 ,但也使之受到神权的制约 ,避免了剧烈的政治动荡。而在中国 ,君权神化的不充分 ,既使君权缺乏神权的约束而易于高度集权 ,但却未能使君权托庇于神权 ,由此而常常陷入“大治”与“大乱”交替轮回的政治格局。这些现象 ,无疑是造成中西封建社会不同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