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6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905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994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861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907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988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程华 《旅游纵览》2023,(6):109-111
全域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地方政府作为产业的引导者,如何找准文旅产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精准发力和有效引导,是很多地方文旅相关部门困惑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全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演进为例,提出目的地建设的“四层阶梯”,旨在为不同阶段的文旅发展提供开发导向。  相似文献   
32.
黄兰婷 《旅游纵览》2023,(12):90-9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智慧旅游的“云旅游”作为信息时代整合旅游资源、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线上旅游新模式,给红色旅游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将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5G时代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文旅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实际情况,研究其红色“云旅游”模式的发展现状与策略,以期助力博物馆“红色文旅+智慧旅游+云旅游”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3.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号召“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乡村旅游需要开辟“旅游+教育”发展路径。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立足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旅游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骆驼湾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形式、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等方面构建乡村“旅游+教育”实践发展新格局的路径,助推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转型,夯实乡村振兴成果,以特色乡村旅游引领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4.
山东省聊城段大运河文化是京杭大运河(以下称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聊城东昌府段的大运河文化更是独具特色。聊城东昌府段大运河文化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该段运河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全面、系统、有效的开发等。为此,应充分挖掘聊城东昌府段运河沿岸文化资源,通过“Phonograph”模式解决该段运河文化资源联动性不高的问题,从而促进东昌府段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向更高阶段、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35.
高培娟 《旅游纵览》2023,(19):67-69
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校企合作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不足之处,分析“双导师制”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并从育人机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双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36.
37.
日本著名的唯物论哲学家岩崎允胤(1921——)与杰出的现代物理学家宫原将平(1914——1983),在列宁关于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要结成联盟的思想指引下,自本世纪50年代初到1983年,进行长期学术合作,并结成了牢固的联盟。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对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相继发表了合写的《现代自然科学与唯物辩证法》(大月书店,1972年)、《科学认识论》(大月书店,1976年)和《现代科学对话——科学方法与科学家的职  相似文献   
38.
王顺利 《日本学论坛》1991,(1):19-23,45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早在绳纹时代(约公元前800~200年)末期,日本民族就开始了学习中国文化,此后的整个弥生时代(约公元前200~公元300年),日本民族更加积极地摄取,从而一改原始的滞后状态,使原始社会迅速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终于在古坟时  相似文献   
39.
刘荣 《日本学论坛》1991,(2):1-5,10
日本在二战中失败以后,由于受国际环境和本国内部条件的制约,在日美安保体制下,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卧薪藏胆,两耳鲜闻世间事,苦心经营内部事务。经过艰苦拼搏,终于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崛起,是亚太地区,也是整个世界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日本观,同时也改变了日本人的世界观。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在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中间,变得财大气粗,一改过去的小国意识,大国意识和民族主义倾向明显膨胀。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自70年代起,日本的  相似文献   
40.
“七·七”事变后,日寇很快占领了华北地区,为了“巩固大东亚战争华北兵站基地”,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所谓“三光”,即烧光、杀光、抢光,这早己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是,关于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的原因,目前尚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日本方面曾有“三光的残暴行径是在战争中难于避免的行为”或“冈村宁次以瑞金与百团大战作为反面教师,而提出了三光作战的方案”①的观点。在此,笔者仅就日军野蛮侵略行径的历史根源及其在占领华北期间的实际困难作一粗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