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7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889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785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649篇
  2003年   986篇
  2002年   623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康广仁(1867-1898年),名有溥,字广仁,积极参与、推进维新运动,死于戊戌政变。康广仁一生有着与其兄康有为不一的闪光点,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渐渐为后人所忽略,不得不说是一种惋惜。康广仁曾在博济医学堂学医三年,但是由于史料的原因,却较少为后人发现。在博济医学堂,康广仁接受了严格的医学训练,接触到了西学。这段经历对康广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成为康广仁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对此进行研究,能够为更全面地研究康广仁提供借鉴。关于康广仁的医学经历,在梁启超所撰写的《康广仁传》中,提及到  相似文献   
982.
曾侯得编钟乐音体系为■宫系统六声十八律,基本音级为徵-羽-宫-商-角-和,也可以被看成■宫五声音列和■宫五声音列集合,因此出现了■宫“和”声,是曾国编钟序列的重要环节。参考其他春秋中期编钟的测音数据,推测编钟旋宫功能的发展使其音列出现不同宫五正声的集合,从而产生了超出五正声的声,这为探究曾侯乙编钟“十二声”系统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83.
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西安市南郊上塔坡村东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1座,其中战国至汉代墓葬34座,出土陶鼎、盒、蒜头壶、灶、罐、甑、盆、缶、灯、璧以及铁削、石串珠、铜钱等大量遗物。这批墓葬保存较好,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明确,部分墓葬出土陶器上还多戳印“杜亭”陶文,为完善关中地区战国至秦汉之际考古学文化序列,探索秦汉时期杜县周边丧葬习俗及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84.
新流动性范式的提出使流动性研究不断关注各种流动现象以及流动背后所建构的意义。文章聚焦于短居旅游者这一特殊的流动类型,以凤凰古城为例,基于流动性视角,采取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扎根理论分析短居旅游者在流入地的地理想象与表征、旅游实践和地方意义的建构。研究发现:(1)短居旅游者“第三空间”的旅游体验通过其自身的想象与表征,以及旅游实践中对地理想象的践行两个途径实现。(2)短居旅游者通过个人经历对想象的凤凰古城加以实践,并通过异域体验和梦境追寻来实现旅游实践。(3)“流动与想象”的双重介入下,以及对“第三空间”旅游体验的践行,短居旅游者所建构的地方意义包含两个关键维度,即短居旅游者将凤凰解读为“边城”实现对现实生活的短暂逃离以及反身性思考下的自我诠释的过程。研究结论丰富了旅游流动性研究的内容和视角,对理解短居旅游者行为特征和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5.
在胡适的各类著述中,书信无疑是极具价值的珍贵文献。一般而言,绝大多数胡适书信的信尾均署上了年、月、日,不存在系错年问题,但也有少量信件,所标书写时间或年、月、  相似文献   
986.
李燕华 《旅游纵览》2023,(24):78-80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中“两山”理念就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广东省着重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文章基于“两山”理论与全域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完成对广东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全方位梳理,进而提出“两山”理论下广东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7.
徽剧沿革及其表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泰山 《江淮文史》2004,(2):120-134
徽剧,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早期形成于徽州、池州、安庆、石牌、枞阳、桐城一带,是在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等基础上,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88.
《金瓶梅》研究奇人苟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启贵 《江淮文史》2004,(2):107-119
明代的《金瓶梅》,作为我国第一部人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被研究与西方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相提并论。相比后,《金瓶梅》的流传版本复杂,其作之谜,自明以来聚讼  相似文献   
989.
潘懿 《钱币博览》2010,(2):40-41
古钱文字的释读,往往有一个渐趋合理的过程。 先秦圜钱中有一品种,一般认为是秦国所铸。旧读“重一两十二铢”、“重一两十四铢”(图1、2),然而有两个问题。一是“二”、“四”与“珠”之间均有一横画,读为“一”则不可通,于是只好跳过不读:二是即使假设其为砝码.形制上固然奇怪,实物的重量亦似出入不定。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In early 1919, people like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regarded as members of an ivory-tower "academic faction" (xuepai), embroiled in a debate with an opposing "faction." After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ey were praised as the stars of a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ever, it was not obvious how the circle around Hu Shi and Chert Duxiu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is link hinged on the way in which newspapers like Shenbao reported about the academic debates and the political events of May Fourth. After compartmentalizing the debating academics into fixed xuepai, Shenbao ascribed warlord-political allegiances to them. These made the Hu-Chen circle look like government victims and their "factional" rivals like the warlords' allies. When the atmosphere became hostile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May Fourth, Hu Shi's "faction" became associated with the equally victimized May Fourth demonstrators. Their ideas were regarded as (now popular) expressions of anti-government sentiment, and soon this was labeled the cor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idea and rhetoric of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is way emerged out of the fortuitous concatenation of academic debates, newspaper stories, and political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