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4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14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ha Wutian 《中国历史研究》2020,53(3):208-226
Abstract Cave 17 or the cave library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wall in the hallway of Cave 16 in Mogao Caves, Dunhuang. The mural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ason why the cave library was s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seems to reflect the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which could be dated in the late Guiyijun period when Dunhuang was ruled by the Cao family. In 1052, the trend of the Final-Dharma thought flourished in the Liao Dynasty. With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Guiyijun regime and the Liao, this trend came to Dunhuang and merged with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in this region, which tremendously impacted the Buddhist community in Dunhuang. So the local Buddhist community made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n the mural of Cave 16 and also transformed Cave 17 for storing Buddhist texts as a response to the coming Final Dharma. These activities seem to have led to the eventual sealing of Cave 17.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修建合徐高速公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对濉溪县马桥乡董楼行政村蒋店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宋代墓葬51座,多为单室墓,双室和多室墓仅占少数。墓葬平面形制可分为腰鼓形、船形、蝉形、圆形及"中"字形,出土器物较少,仅见铜镜、瓷碗、铜饰品等。这批墓的大致年代当在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3.
夏同龢为贵州历史上两个状元之一,其《状元策论答卷》与光绪帝当时维新变法的思想相近,从“求才”、“经武”、“绥远”、“理财”四个方面阐述了执政及变法之要,通篇洋溢着爱国、务实、变革、维新的思想,有较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三衙,全名为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是北宋禁、厢诸军常设之统帅机构。其帅,宋人称作“三帅”、“管军臣僚”,或简称“管军”。三衙制度,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相适应,肇始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方渐趋于定型。它的确立,首先解决了中唐以降的藩镇割据问题。兵权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之上,从宋太祖开始的北宋统治,本着“兵权宜分不宜专”的原则,又从合理调整三衙与枢密院、皇城司以及帅臣之间的关系人手,构建了三衙、枢密使、皇城司主管宦官、帅臣之间彼此相互制衡的严密体系,并加强了台谏对三衙的监察,和皇帝对军政的亲自干预,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兵权向皇帝手中的集中。 相似文献
5.
绍兴富盛跳山东汉建初买地摩崖是现存浙江境内有确切纪年的汉代摩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体积最大的买地券,被列为我国的汉刻重宝。通过追溯摩崖发现经过和结合相关史料,凸显此摩崖在金石学、社会政治经济学和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大举内迁,起于1937年八一三抗战,到1940年夏基本结束,在后方形成八个新工业区。沿海沿江地区的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建设后方工业基地,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京观”及其历史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83-86,82
“京观”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产物,贯穿于中国历史的上古和中古时期,为华夏民族和周边兄弟民族所采用,目的是张扬武功。但是,由于“京观”这种形式过于血腥与残酷,故在以后的岁月不被使用;时至现代,演变为纪念碑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Hellmut Wilhelm 《东方研究杂志》2013,61(1):151-189
9.
王素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5):66-77,41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和出版情况。文章从《二十四史》原籍的重印;补充、订正;配套索引、书目等检索工具的编制;普及本的整理和数字化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最后,笔者对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策展人的素质与能力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特别是专题展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国际著名博物馆策展人屈志仁先生以"忽必烈的时代"展为例指出:博物馆策展人应同时具备学者、艺术鉴赏家与展览组织者的素质与能力,通晓与展览有关的历史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知识,组织、协调从研究策划... 相似文献